■違規者將被“罰200元、扣3分”,我市尚有近半車輛未領取環保合格標志
■黃標車明年6月5日起逐步限行,首批限行區域擬選仙岳路高架和成功大道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機動車“黃標”、“綠標”很快將不再是“擺設”,它們將直接給廈門機動車的出行帶來影響。昨天,市環保局局長謝海生在執掌市長專線時透露,目前,廈門環保標志限行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快速推進,預計在明年初,我市無標車將不得上路行駛,否則就可能收到交警部門“罰200元、扣3分”的罰單。
已核發環保標志226622枚
如今,無標車的限行,已經被實實在在地擺上了日程。然而與之對應的,是廈門機動車環保合格標志的核發工作。
從去年12月20日起,我市在市車管所設立核發點,對新登記注冊的機動車開始核發環保標志。今年6月3日,通過分布在全市各區的核發點,開始對在用機動車全面核發環保標志。根據昨天披露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2月18日,我市已經核發環保標志226622枚,其中黃標17766枚。
不過記者留意到,這一數字,離我市目前45萬輛左右的汽車保有量,依舊有一定距離。環保部門建議未領取環保合格標志的車主,近期應盡快前往我市各年檢站等核發點進行環保合格標志申領,否則一旦禁行、限行舉措付諸實施,就可能給自身出行帶來麻煩。
高清探頭讓無標車無處藏身
謝海生表示,目前,市交警支隊正會同市環保局著手開展環保標志限行工作,限行方案已經初步確定,限行網絡數據庫對接工作正在開展,限行標識牌等也正在準備,限行時間定在明年初,對于具體時間,市民應留意市交警支隊的有關通告。
明年初禁行舉措實施之后,市民依舊將無標車開上路,就可能受到交警部門的處罰。具體的監控流程是——通過交警布設的高清探頭拍攝途經車輛的車牌號,再同環保合格標志申領數據庫進行比對。
罰200元、扣3分。據了解,屆時,有關部門將設定一定的處罰“周期”,倘若無標車在不同的“周期”出現在廈門的道路上,交警部門將對其“重復處罰”。
首批限行、禁行區域
擬從仙岳路和成功大道開始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明年這一天,未達到“綠標車”規定標準的車輛,即黃標車,將被嚴格限制在廈門行駛的時間和范圍。明年我市對黃標車的首批限行區域,擬選擇在島內的仙岳路高架和成功大道。同無標車違規上路一樣,屆時,將黃標車開上上述路段的,車主也要受到交警部門“罰200元、扣3分”的處罰。對于黃標車,今后我市還將逐步擴大限行范圍。
今年轉入廈門車輛
全部達到國Ⅲ及以上標準
對擬轉入廈門的外地車,我市今年也拉開了堅實的屏障。據了解,從今年元月18日起,我市就啟動網上審核,省內外車主均可通過網上審核,提前知道車輛是否符合轉入要求。
截至上月底,今年我市網上審核二手車4998輛,審核通過數3567輛,審退1430輛,目前已辦理轉入3270輛——這些車輛,全部達到國Ⅲ及以上標準。
今年前10月
霾日68天
我市的灰霾日數從2005年開始呈直線上升的趨勢。2004年以前,廈門市霾日天數為平均每年10.2天,最多的一年也只有20天。2006年廈門島內觀測到的“霾”的日數達56天,2007年廈門市霾日數62天,2008年霾日數達到歷史最高,為74天。2009年起有所改善,灰霾天氣減少為45天。2010年繼續降低,為35天。今年霾日數又開始大幅攀升,到10月底,霾日數已經達到68天。
研究表明,廈門上游地區的污染輸送對我市的霾天氣形成有重要影響。除了研究灰霾天氣的來源和形成機理外,我市還要研究如何消除和降低灰霾天氣的發生,以及發生灰霾天氣后的應對措施。氣象部門表示,我市將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通過人工增雨,減少灰霾天氣出現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