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除署名外由廈門一中團隊提供)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郭文娟) 上周六,熙熙攘攘的中山路步行街上,突然響起的動感音樂吸引了逛街的人們:一群中學生載歌載舞、擺攤吆喝。原來,這是廈門一中“薪火相傳·愛心接力”組織發起的義演義賣活動,島內外共8所學校10個校區共同參與這場慈善活動,以孩子們的力量推廣“學生行為慈善”的理念。據悉,1月18日籌集的2萬元善款,捐給同心慈善會作為“助學圓夢基金”,用于幫助高三貧困學生。
【游客點贊】
中學生展現組織能力獻愛心也鍛煉了自己
校園“十佳歌手”、學生樂隊、魔術表演,中學生的舞臺也如此精彩;現場寫春聯、義賣圖書和文具,一點也不輸給大人。
成都游客莊先生特地在學生們的攤位前挑了一套明信片。“廈門的中學生真不簡單!”了解了這場活動的背景后,他忍不住感嘆。他說,沒想到中學生不僅這么有愛心,還能自己組織一場如此規模的慈善活動,他很愿意“支持一把”。
湖濱中學高一學生賴瑾雯一大早就到了步行街,起初她還有些害羞,不好意思開口,直到旁邊的小伙伴扯開嗓子吆喝,她被帶動起來才放開了。“參加活動提升了自己,也幫助了別人,很值得!”賴瑾雯說,在活動現場看到了不少感人的事,比如,義賣春聯一副只要10元,有個阿姨給了50元還說“不用找”;還有很多校友特意過來“捧場”,出錢出力。
也有一些家長到場支持活動。廈門一中家長鄭女士說,在緊張繁忙的高中學習階段,學校放手讓孩子們自己組織這場活動,“很了不起”。她說,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幫助了他人,為“愛心廈門”助力,同時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這將有助于他們今后走得更遠。
【企業支持】
本以為只是“玩一玩”沒想到最后被感動
-學生們寫春聯義賣。郭文娟攝
“薪火相傳·愛心接力”是廈門一中學生發起組建的公益服務團隊,倡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參與慈善活動,向社會募款捐助。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廈門一中高二學生白永忻是這場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他說,廈門一中有81名同學參與組織執行這場活動,分成外聯組、宣傳組、綜合組等不同組別分工合作。“我們花了很多精力跟幾所合作的學校溝通。”他說,今年活動的一大亮點,是義賣的產品多數是同學們自己設計的文創產品。前期,他們廣泛發動各校擅長設計的同學,把自己的創意設計成明信片、鑰匙扣、徽章等,再找廠家做出來。他們還聯系到一家愛心企業,對方提供了2700套義賣服裝。
白永忻坦言,活動籌備過程中也遇到過困難。比如,他們聯系愛心企業時,有的廠家認為只是“小孩子玩一玩”,有點看不起他們。不過,當他們把設計稿發給廠家后,就改變了對方的想法,廠家的相關負責人感嘆:“沒想到中學生也能做得這么好!”
【聲音】
以行動踐行慈善理念
廈門一中高一學生孫佳怡是外聯組成員之一,她說,籌備義演節目時面向全市中學征集,收到了70個節目視頻,最后從中精選了20個。“我們希望能多做點有意義的事,影響身邊的同學、家人和朋友。”她說。
“潛力是激發出來的。”白永忻說,活動鍛煉了同學們與人溝通、合作交流的能力,也促進了學習提升。“因為大家都想著早點完成每天的學習,好騰出時間做活動,學習效率反而提高了。”他說,參加活動的同學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參與,以行動踐行慈善理念,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