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杜世成)一個項目多家投標,只有一個能中標,“廢標”的圖紙數萬元,都浪費了。近日,我市在全市推行電子招投標,此舉可為企業一年節省圖紙費數千萬元。
市政府辦日前轉發市建設部門通知,我市建設工程電子招投標交易管理平臺(以下簡稱電子招投標平臺),經過前期試運行,已具備正式實施的條件。經研究決定,我市開始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中實施電子招投標。
招標人通過電子招投標平臺進行招標文件網上備案。同時,招標人應當通過市建設與管理局網站-建設工程招投標交易www.cztb.xm.fj.cn,發布數據電文形式的電子招標文件(含電子圖紙),供潛在投標人下載,原則上不另行出售紙質招標文件(含紙質圖紙)。
早在2009年8月,海滄區就開始實行招標工程施工圖紙電子化,招標代理機構隨招標文件附售刻錄有施工圖電子文件的光盤,不再向投標人提供紙質施工圖紙。上周起,我市在市交易中心發布招標公告的房屋建筑(包括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安裝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要求必須“電子化”。
【新聞背景】
大項目投標
一家單位圖紙費上萬
據了解,一套紙質的招標工程圖紙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數萬元,如去年的海西首座地塊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的圖紙費用,高達21000元。
目前我市建設工程招投標要求投標人要購買招標圖紙,并提交圖紙購買憑證在開標現場核驗,否則其投標將被拒絕。按廈門現行評標辦法投標人數量是不設置上限的,只要符合要求并提交投標保證金都能參與投標。因此,如果某個項目有100家投標人參投,最終只有一個中標,那么其他99套圖紙就成了“垃圾”。廈門每年招標項目上千個,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