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 2001年5月,它落戶廈門。10年之后,它再次選擇廈門投資擴廠。它是目前象嶼保稅區內規模最大的加工企業———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母公司美國貝萊勝公司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在行業中全球排名前十。
昨天上午,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位于廈門現代物流園區(保稅區)的第二家工廠奠基,預計明年可正式投產。據介紹,二廠的規模至少是現有工廠的1.5倍大。這是貝萊勝公司在中國的第三個項目,除廈門一廠外,另一個項目設在杭州。
市領導于偉國、徐模、葉重耕,貝萊勝總部副總裁及首席財務官Ginger Jones等出席奠基儀式。事實上,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貝萊勝在中國建設三期項目醞釀已久。不過,在去年5月份之前,貝萊勝還在為三期項目建在哪里而猶豫不決。那么,到底是什么讓他們決定再度情牽廈門?
“當時我們考察了國內好幾個城市,但是最終,廈門的誠意打動了我們!”貝萊勝廈門廠總經理YY Lim一語道破,“去年5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率領的廈門投資代表團出訪貝萊勝美國總部,最終促成美國貝萊勝公司與廈門方面簽約,投資建設貝萊勝在中國的三期項目。”
緊接著,去年6月,象嶼保稅區管委會又再次率團參觀貝萊勝美國總部,YY Lim說,兩次來訪進一步加深了相互的了解與合作,也增強了貝萊勝在廈門加大投資的信心。
另一件促成貝萊勝擴大在廈投資的事,是廈門相關政府部門為貝萊勝公司爭取到了商務部的特批,使之成為廈門首家可以進口舊機電產品進行維修的企業。
2008年5月1日,《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舊醫療設備等產品被列入“禁止進口”類目錄,貝萊勝生產的產品正好位列其中。一些需要退回公司維修或檢測的產品,被視同舊醫療設備禁止進口。
貝萊勝公司因此遭到許多客戶投訴。為了維持老客戶,貝萊勝公司只好對海外客戶的電路板進行更換,而那些舊電路板只能就地銷毀。這給貝萊勝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廈門相關政府部門隨后為貝萊勝公司爭取來了特批,解決了其業務拓展中的重大瓶頸———客戶售后服務。貝萊勝公司因此也決定將海外關聯工廠的生產項目轉移到廈門來,擴大在廈門的投資和發展。
隨著廈門二廠的投建,未來,貝萊勝電子(廈門)有限公司將可以承接其歐美及中國其他地區的醫療設備電路板的維修出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