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促進就業政策中,我市再次為數萬名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更優惠的鼓勵就業政策。那么,按照新政策規定,什么是靈活就業、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如何辦理靈活就業人員認定?哪些人員屬于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原靈活就業優惠政策已經到期限的靈活就業人員,能否延續享受優惠政策?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應符合什么條件、如何申請?企業招收就業困難人員可以享受政府社保補貼多長時間?等等問題,都是不少讀者希望知道的。
日前,廈門日報嘉賓接熱線欄目的專題是“靈活就業人員,有哪些優惠政策可享受”,我們邀請的嘉賓是廈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劉川,他耐心詳細地為大家答疑釋惑。
廈門日報訊 (記者 盧天嬌)昨日本報專題熱線讀者來電火爆,原計劃1個半小時的熱線時間延長到3小時,直到下班時間12時,還有讀者不停地打進電話咨詢與靈活就業相關的各種問題,嘉賓均耐心詳細地做了解答。
嘉賓說,新政策出臺以來,到目前為止,有一萬二千多名新增人員申報靈活就業,粗略估計,我市還有相當部分具備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沒有辦理申請認定手續,嘉賓提醒這些人趕快向勞動保障部門咨詢相關政策及辦理程序,及時讓自己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
不少讀者來電咨詢什么是靈活就業形式?嘉賓解答,靈活就業形式包括3種,只要是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同時具備社區勞動組織就業、用人單位的靈活性就業或者自主就業三種形式之一的,并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就可以算是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規定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社區勞動組織就業
有讀者來電說自己是政府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剛到某社區勞動組織作保潔雜工工作,這位讀者咨詢自己是否可以享受靈活就業人員待遇?
嘉賓認為這屬于社區勞動組織就業,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后可以享受靈活就業補貼。嘉賓說,政策規定,居民個人或組織,通過參與社區的各種便民利民服務及為用人單位提供各種突擊性、臨時性勞務等,獲得一定收入和繳交社會保險,但難以建立或暫無條件建立勞動關系的這種靈活就業形式,屬于社區勞動組織就業,可以享受靈活就業補貼。不過,社區勞動組織的成立需經勞動保障部門批準。
用人單位的靈活性就業
有讀者問自己下崗后,在某住宅小區擔任物業服務公司的秘書工作,每周5天每天上小半天班,偶爾有突發事件會加個班,勞務月收入800元,逢年過節還會有點加班費,但是沒有辦法簽訂勞動關系,像這種工作是否可以算靈活就業?
嘉賓說,政策規定,被用人單位聘用以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為期限所從事的階段性或短期工作,或者按小時確立勞動關系,且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時間必須分別在國家規定的日、周、月標準工作時間的50%以內,累計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年并以小時工形式出現的這種就業形式,屬于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參與這種靈活就業的人員就屬于靈活就業人員。
自主就業
不少在居民小區做餐飲服務的讀者來電咨詢,自己為小區居民提供小餐飲,是否屬于靈活就業人員?
政策規定,勞動者個人自選項目,獨立解決工作場地、生產工具等生產經營方面的問題,在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由此獲得經濟來源維持生計的,屬于自主就業。嘉賓說,根據近幾年來我市的實際情況,目前政策規定,自主就業形式暫定為社區居民提供家政服務(保姆、護工、托老、托幼)、維修、配送、小餐飲服務、家庭手工業、家教且未取得工商經營執照的項目。
嘉賓說,從事小餐飲工作屬于自主就業,也是靈活就業形式的一種,可以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根據讀者呼吁進一步擴大自主就業形式范圍的建議,嘉賓說,下一步將向上一級領導積極反映群眾的這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