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易福進 衛琳 通訊員 劉紹偉)不管是陽春三月,還是夏至時分,走在鷺島街頭,你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健步而行的路人,走街串巷,時而健步走,時而逗留彎腰,他們所過之處,垃圾被拾撿一空,綠籬深處的煙頭也不放過。
他們中有社區居民、志愿者,也不乏黨員領導干部。從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從公園廣場到居民小區,從旅游景點到房前屋后,都留下了他們美麗的身影。隨手撿一撿垃圾,扶一扶共享單車,勸導勸導不文明行為,一點一滴,揮汗如雨之余為城市梳妝打扮,以行動不斷刷新廈門“顏值”。
這些深入文明城市肌理、潤物細無聲的可喜變化,源于今年3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的倡導。在胡書記的部署、參與下,市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全市廣泛開展“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潔凈家園行動,黨員、機關干部帶頭,帶動社區群眾,利用業余時間邊健步健身、邊開展潔凈家園行動,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水平。
在過去一百天里,全市共開展各種形式的健步走活動超過4800場次,超過52萬人次參加。一場以上率下、上下聯動、全面參與的新一輪精神文明創建席卷鷺島,廣大干部、市民群眾的精氣神進一步提升,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激情再次迸發。
一位參與活動的機關干部說,用腳丈量城市的文明,用心感受城市的溫度,讓我們深知愛護美麗家園的責任,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城市文明。
快樂健步走
用腳步丈量城市文明
健步創建,引領風尚。愛一座城,就是要不斷激發全民參與的熱情。
3月23日,星期六,“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潔凈家園活動在全市啟動。位于筼筜湖畔的官任社區,匯聚了許多社區居民、志愿者、在職黨員、小區黨支部代表、離退休黨員,他們自帶長柄夾、垃圾袋,三五成群相約走進社區背街小巷,時而步行,時而撿拾垃圾。
官任社區黨委書記吳云清晰地記得,當天上午10時許,胡昌升書記一行路過他們社區,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一邊健步走,一邊與志愿者們交流,還走到綠籬深處,一一清理其中的垃圾,并在垃圾桶前做好垃圾分類。胡書記還說,愛一座城,就要從小事做起,從平時做起,從自己做起,大家齊動手,家園更潔凈,讓廈門因你而美。吳云感慨地說,這樣火熱而又溫馨的場景,讓社區干部群眾深受鼓舞。
當天,在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的帶領下,市委辦公廳黨員、市政府辦公廳機關黨員、市人大機關黨員干部、市政協機關黨員干部等,紛紛走上街頭、走進社區,一邊健步健身,一邊潔凈家園。
在全市發出“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潔凈家園活動倡議后,不僅在官任社區,這樣可喜的變化隨處可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一種自覺,一種時尚。
各區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教職工、社區工作人員、小區黨支部、業委會人員、居民群眾及各類志愿者紛紛行動起來,利用下班業余時間開展潔凈家園活動。
在思明,發起“健步兩小時,潔凈一座城”主題“凈走”活動后,轄區干部群眾在健步走的同時撿拾沿街綠化帶中的煙頭、紙屑,扶正擺齊無序停放的共享單車。湖里區則結合“路長制”,在轄區開展常態化的潔凈家園健步行,對小區內手推車、地攤小販、夜間燒烤、廢品回收站、車輛維修店以及集貿市場周邊沿街店鋪占道經營等各種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海滄區依托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創新性地實施了“包山”“包水”“包路”“包公園”等活動項目,動員招募志愿者定期開展環保健步、潔凈家園、垃圾分類活動。集美區以誠毅志愿者聯盟為平臺,全區各志愿服務隊開展潔凈家園行動已是常態。在同安和翔安,志愿者們每逢周末,分組健步走,每人負責拾撿不同類型的垃圾,將垃圾分類理念的貫徹和傳播融入活動中。
機關干部職工則利用業余時間,因地制宜、就近就便,開展健步健身,勸導不文明行為,傳播文明理念。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結合清明祭掃活動同時開展潔凈家園活動,市市政園林局在開展“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的潔凈家園的同時引導游客和周圍的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等。
快樂健步走活動,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扮靚了城市,已成為越來越多機關干部、市民群眾、志愿者周末生活的一種選擇,甚至是一種習慣。
大家齊動手
讓文明創建人人可為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愛一座城,就是要始終用行動守護她的美。
大家齊動手,都做行動派。
在集美岑東社區,社區工作人員陳雪瓊挺著大肚子,小心翼翼地俯下身處理粘在嘉庚路上的一塊口香糖,“大家都叫我別來了,但我是廈門的一分子,也想出一份力呀。”
在思明區瑞景商業廣場,年輕媽媽謝文燕帶著6歲的兒子一起健步走,把沿途綠化帶中的垃圾仔細清理干凈,“這是每個市民力所能及的事,從中我也教會小孩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
“撿過一次垃圾,就不會隨意亂扔垃圾了。”全國最美志愿者、思明晨曦志愿服務隊發起人王世偉說,有了潔凈家園這個活動載體,志愿者參與日常服務更有目的性。
經常參加活動的市民洪祝愿打趣地說:“人人齊動手后,城市變得更潔凈,現在必須要有一雙‘火眼金睛’,才能從犄角旮旯里找到垃圾。”
當市民和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在不同地域、不同場所健步健身,從街邊綠籬、墻角路縫里撿出煙頭紙屑,將街邊墻面、燈桿上的亂張貼清除干凈,在斑馬線前攔下試圖闖紅燈的行人……一步一彎,一舉一動,都在表達著家園之愛。
“潔凈家園行動,大家付出自己的汗水,扮靚的是自己的家園。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大家組織起來,人心凝聚起來。”東榮社區黨委書記江根文說,將落腳點放在社區、放在基層,讓社區成了溫馨的家園、奉獻的家園,這份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
從一場活動、一次倡議,到一份堅持、一種習慣,潔凈家園活動推動市民、志愿者養成了更高水平的文明習慣,把文明行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健步出行,在每一次彎腰拾撿垃圾、每一次勸阻不文明行為的過程中,生動詮釋了文明是人人可為、處處可為、時時可為的舉手之勞。身邊的不文明現象越來越少,文明氛圍也就越來越濃厚。
黨建“雙報到”
接地氣解民憂辦實事
貴在常態,貴在深化。愛一座城,就是始終堅守她的初心和使命。
“我參加!”“我參加!”……在振興社區的一個在職黨員報到群里,大家踴躍接龍,紛紛參與社區轄內開展的“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潔凈家園活動。一位轄區單位的黨員說,參與潔凈家園活動是“雙報到”(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駐區單位黨組織到社區報到)的一個很好的形式,有效地解決了報到后不知道做什么的問題。
化糞池的清理怎么協調?小區衛生死角怎么徹底清理?“雙報到”開展以來,不少在職黨員干部走進社區,撿了垃圾,發現了問題,也在思考如何將活動往深里走、細里做,如何將參與活動與了解民情、改進工作作風相結合,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辦實事,解民憂。
市委文明辦黨支部在官任社區開展健步走時注意到,筼筜幼兒園旁邊的一處小公園雜草叢生,周邊有許多生活垃圾,在發動社區群眾一起清理時,大家又提出了美化提升方案,往日的衛生死角將被改造成“文明小公園”。
市城管執法局開啟“守初心志愿走街擔使命執法為民”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市區兩級城管人員利用下班時間走上街頭開展市容巡查和志愿勸導、環境保潔等工作,既現場處置具體問題,也注重發現共性問題,探索建立精細化管理機制。
為保障健步行的工作成效,湖里區為參與健步行的干部職工配備“路長記事本”,對于健步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解決得了的當場處理,解決不了的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處理解決。江頭苑小區的圍墻歷經30多年風雨已破敗不堪,“這圍墻實在該修修了,能不能幫助我們解決?”面對小區黨支部書記林麗珍的請求,路長們當即協調解決,小區居民聽聞好消息后都拍手稱贊。
正是這樣,廣大黨員干部一路走,一路撿垃圾,一路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解決了實際問題。
“當前,我市正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潔凈家園活動,是我們認真落實‘為民服務解難題’總要求的一個有效載體。”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陳高潤表示,下一步,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進一步深化黨建與文明創建相融合,常態長效組織開展潔凈家園活動,讓文明成為廈門的最美風景、城市的最強軟實力、營商環境的最佳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