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要捂住口鼻,使用公筷公勺更健康……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是市民保持健康的基礎。
文明多一點,健康自然也就多一點。5月19日上午,首場廈門退休人員文明健康知識講座在思明區文灶社區拉開序幕。
在廈門市委文明辦、廈門市人社局的指導下,廈門市及各區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動員部署會的要求,結合退休人員的日常生活實際,第一時間策劃推出這一系列活動。首場文明健康知識講座由思明區委文明辦、區人社局積極推動,思明區退服中心保障執行,海西晨報社承辦。
據悉,下一步,該系列講座將陸續走進廈門各社區,以退休人員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健康常識送到千家萬戶,也進一步發動廣大退休人員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同創典范城市、共享文明成果,為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文明+健康
退服講座全新升級
為豐富退休人員的生活,將科學健康知識送到退休人員的家門口,去年以來,廈門市及各區退服中心以社區為單位,推出“退休人員健康知識講座”活動。在過去一年里,市退服中心聯合六個區退服中心開展了600多場進社區的服務活動,其中開展退休人員健康知識講座近300場,“情暖人社 溫馨退服”服務品牌在40多萬廈門退休人員中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與以往不同的是,為響應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號召,昨日的講座內容進行了全新升級,并增加了一個新元素——文明常識普及,讓文明健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講座除了邀請資深醫生到場講述健康常識,也將陸續邀請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等現身講述交流,讓文明健康常識入腦入心,傳播到廈門廣大退休人員群體中。
廈門市退服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大退休人員是廈門城市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希望通過文明健康知識講座,推動更多退休人員做文明健康的踐行者、傳播者,讓他們在實現健康生活的同時,發揮余熱助力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將文明健康常識帶回千家萬戶。
講座入腦入心
文明健康新風受歡迎
19日的文明健康知識講座,現場不時出現歡聲笑語,廣大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沉醉其中。
“一頂小黃帽,不離不分;為一個諾言,風雨兼程……”在《愛暖這座城》的歌聲中,廈門公交集團全國巾幗文明崗2路駕駛員、全國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小黃帽”志愿服務聯盟骨干隊員林曉蕾帶來一段手語舞表演,臺下的老人們紛紛跟著舞動,瞬間活躍了氣氛,拉近了距離。
上車時找不到乘車卡?不要急,先找椅子或扶手靠著以免摔倒;如果提有重物,下車時提前準備或跟司機打個招呼,讓他等一等;乘坐公交時,輕聲細語,不進食、不制造垃圾……作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林曉蕾憑借多年經驗,與老人們面對面分享文明乘車“秘訣”,“我上車是司機,下車也是乘客,希望通過接地氣的互動分享讓大家更文明、更安全地乘車。”林曉蕾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通過他們的力量,可以帶動更多大小朋友,用一舉一動助力文明廈門。
鼓浪嶼干部療養院醫生葉智超則給大家帶來一堂生動有趣、實用性強的健康課??人曰虼驀娞鐣r用紙巾或手絹捂住口鼻,來不及準備時可彎曲手肘靠近面部,用袖管內側遮掩住口鼻;使用公筷公勺,養成文明用餐習慣……小文明,大健康,講座一開始,葉醫生特意帶來一個個文明健康小知識,通過“講解+實操”讓講座更深入人心。隨后帶來的《頸椎病的診療與自我保健》也讓老人們收獲良多,自我按摩操、頸椎保健操備受歡迎,老人們紛紛現場找穴位進行實操。
“今天很精彩喔!林師傅的分享讓我關注到一些平時乘車沒注意的文明習慣,很貼心;葉醫生的肩頸操隨時隨地都能做,我學了好幾個妙招?!甭犕曛v座,住在匯豐花園的王阿姨還忙著和同伴復習按摩操。
一場溫暖居民的講座,背后承載著滿滿的善意和關懷,讓文明健康新風撲面而來,也讓廣大退休人員收獲滿滿,真正掌握文明健康常識、積極投入文明創建。(海西晨報記者 柯小嬌 郭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