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市將建成大氣超級站,灰霾等惡劣天氣有望實現提前預警。這是記者從1日天召開的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現場復核整改工作部署會議上了解到的。
【空氣】 明年內將建成大氣超級站
按照整改計劃,我市將深入開展PM10、PM2.5污染源解析以及灰霾成因研究,編制《廈門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并組織實施。
同時,初步選址在思明區洪文一帶建設大氣超級站,對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進行全面監測,提升對我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的監測、分析、預警等能力,確保全市空氣質量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大氣超級站相當于我市現有的空氣質量監測站的“升級版”,監測的污染因子更多,精度更高。監測項目中也包括目前公眾普遍關注的PM2.5。“大氣超級站建成后,我市對于空氣質量變化的分析和預警能力都將大大加強,灰霾等惡劣天氣有望提前預警。”
按照時間規劃,我市預計本月內可完成前期工作,力爭今年底前完成規劃編制,明年建成大氣超級站。目前,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經建成大氣超級站。
【噪聲】 監測點位將增加至400多個
2011年,廈門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6.0分貝,區域環境噪聲質量屬于輕度污染。復核考核組提出建議,我市應增加建成區噪聲監測點位。
目前,全市建成區噪聲監測點位共有200多個,按照整改計劃,本月底前噪聲監測點位將增加至400多個,使得建成區的噪聲監測點位覆蓋率達80%以上。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島外幾個新城雖然還在建設當中,并未有大量居民入住,但我市也將按照建成區的標準設置噪聲監測點位。
【水環境】 考慮引入東部海水沖刷筼筜湖
按照整改計劃,我市將建立和完善飲用水源污染預警體系,加強飲用水源地監管與水質監測。啟動全市備用水源地規劃編制工作,10月底前完成報批。
同時,我市將進一步深化筼筜湖、新豐水庫、埭遼水庫、新陽排洪溝等水體污染綜合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有關部門將組織開展引入東部海水沖刷筼筜湖的課題研究,并開展筼筜湖中水回用為景觀水的可行性研究,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海域環境方面,我市將加快環島路排洪排污溝的截污工程建設,并加強對轄區內直排海企業的環保監督管理,確保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確保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環境功能區標準。
【污水】 將建設臭氣收集處理系統
按照整改計劃,我市將對全市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和雨污分流建設進行全面調查和分析,重點推進思明區廈港、避風塢,湖里區殿前,集美新城,海滄東嶼CBD,同安新城,翔安新城等生活片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力爭2013年底前全面實現老城區雨污分流。
全市所有污水處理廠都將建設臭氣收集處理系統。其中,杏林污水處理廠、翔安污水處理廠的臭氣收集處理系統分別將在2012年底前和2013年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