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殷磊 通訊員 黃宇燕)近期,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培育出兩個三角梅新品種“廈門茄”、“廈門圓葉”,這使廈門成為全國首個自主培育出三角梅新品種的城市,打破國內三角梅無法結子進行雜交育種的“鐵律”,開創園林界的一個神話。
記者了解到,加上這兩個新品種,植物園目前已經收集培育了102個三角梅品種,成為全國擁有三角梅品種最多的地方。國內園林界對三角梅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三角梅只有在原產地才具有形成種子的能力,在國內基本是“不孕不育”的,很難通過自然或人工有性雜交、異花授粉培育下一代,也就更不可能通過有性繁殖產生新品種。所以三角梅的培育多是通過壓條、嫁接、扦插等無性繁殖手段,種子則多是通過商業渠道從印度進口。
三角梅真的不能結子繁育新品種嗎?廈門園林植物園的三角梅研究人員周群與陳惠珠歷時5年多,對三角梅結實規律進行深入研究,成功獲取了軟枝白花、暗斑白花、軟枝紫花等十余個品種的種子,在大量的實生苗及扦插、嫁接、重度修剪后的植株當中選擇變異部分進行二代繁育,經標本采集與鑒定,成功確定了兩個性狀穩定的新品種。其中一種擬命名為“廈門茄”,另一個新品種擬命名為“廈門圓葉”。
應用于城市綠化的三角梅數量雖多,品種卻顯得單薄,“街頭常見的三角梅不超過10種?!比敲沸缕贩N的培育者、植物園花木生產科副科長周群介紹,全世界現有三角梅品種達到300多個,而廈門收集培育了102個品種,是全國擁有三角梅品種最多的地方。植物園一方面將繼續加大引種力度,從世界各地引入更多品種的三角梅,同時加大繁育力度和研究推廣力度,篩選出80多個適合園林綠化的三角梅精品,分階段向各區園林綠化部門配送繁育母本,進而推廣應用到全市的園林綠化中,讓豐富多彩的市花把廈門裝點得更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