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吳斯婷)一套房屋改成多套用于出租、經營的現象在我市一些小區比較普遍。今后,這種情況有可能辦不了產權交易。
昨日,《廈門經濟特區土地房屋登記管理規定(草案)》提交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進行二審。
市人大法制委建議,應在草案中規定:對危及建筑物安全、改變建筑設計使用功能或者附有違法建筑并結構相連的房屋,經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依法處理并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在執行期間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可以向登記機構出具通知書,提請登記機構不予辦理房屋的轉移登記。等違法狀態消除后,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登記機構。
據了解,“改變建筑設計使用功能”主要是指“一套改多套”等相關情況。
思明區已開始試行
商報訊(記者 吳斯婷)我市一些小區內“一套改多套”現象層出不窮,位于嘉禾路上的新景世紀城小區是較為典型的一個小區,據了解,該小區70%左右的住戶都涉及違法建設。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近日表示,思明區城管執法部門提請市國土房產局停止這些房屋的產權交易,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少業主被停止產權交易以后,就主動整改,將房屋恢復了原狀,并主動要求有關部門恢復其房屋的產權交易。
據了解,新景世紀城小區是我市首個進行試點的小區。
據悉,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從今年2月起,對市場中將房屋分拆、隔斷“化整為零”群租行為明令禁止,違規者最高將罰3萬元。記者在之前的采訪中曾了解到,目前廈門租賃市場“一套改多套”的情況較為普遍,有業內人士估計,廈門近四成出租房都存在這種情況。廈門大學學者表示,政府還應當對“一套改多套”進行疏導,并建設大量的公共租賃房、廉價房,增加供應低價房源以解決巨大的需求量,從根本上解決供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