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梁辰)水龍頭、淋浴器、洗衣機等生活用水器具貼上了“節水型”標簽;公共和民用建筑須按相關節水政策和技術標準建設……各項節水舉措在我市居民生產生活及各行各業水資源利用中推廣。記者從市節水辦了解到,2012年,我市日均節水約2萬多噸,若無采取相關節水措施,每年恐將多消耗800余萬噸水。
我市曾于2009年榮獲“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今年也將迎來四年一次的復查考核。目前,全市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90%以上實行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月用水量3000噸以上的用水單位每3年開展一次水平衡測試,通過查漏、堵漏和技改節水,挖掘節水潛力;大力普及節水型生活器具,淘汰不符合國家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準的產品……一條條規定保證了我市節水工作順利推進。“我們對所有客房的用水器具進行更新改造,科學控制出水量、給水時間,一年下來可以節水3萬多噸呢。”島內一家老牌賓館的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