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檢測。(廈門日報記者張奇輝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通訊員陳智明、徐立華、實習生孫久惠)人才是第一資源。作為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主力軍,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得益于“人才”這一核心要素,更得益于火炬高新區在引才、育才、留才上的務實舉措。
火炬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高新區將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這一戰略目標,牢固樹立“像抓招商一樣抓好人才工作”的工作理念,廣開引才渠道、精準培育人才、持續優化環境,不斷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為推進“雙千億”工作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政策給力渠道多元
拓寬吸引人才“廣度”
吸引人才,讓人才在高新區創新創業創造,火炬高新區拿出了滿滿的誠意。去年10月,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培育力度的意見》,這一被稱作“升級版”的人才政策,涵蓋人才創業項目儲備計劃和創業人才提升計劃兩個維度,將創業扶持拓展到留學人才項目、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等,推動各類創業人才在高新區快速集聚。與此同時,高新區會同集美區政府升級軟件園三期產業扶持政策;適時修訂火炬創新券政策,放寬使用條件,覆蓋更多人才企業。
在引才方式上,高新區多措并舉,推進海外引才、對臺引才,助力企業募才。如舉辦第二屆美國硅谷創業大賽,通過在硅谷廣發“英雄帖”,吸引優質項目落戶,其中11個項目獲評市級人才計劃;通過校園招聘大使、專場招聘會、定向短信推送等方式,開展“高校深耕”和“城市深耕”,組織企業赴西安、深圳等地展開招聘;依托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海峽兩岸眾創空間等特色平臺吸引臺灣青年來廈創新創業。
打造載體優化服務
拓展用才育才“深度”
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做強一個產業——近年來,人才引進的鏈式效應在火炬高新區落地開花。這背后是火炬高新區緊抓載體建設,緊抓服務質量,引才育才并舉,為人才打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圍繞人才成長的全生命周期需求,火炬高新區穩步提升創業中心、軟件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峽科創等國家級孵化器實力,打造石墨烯、物聯網、海洋、電子商務等專業孵化器;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并通過構建創新創業聯盟,實現企業在人才引進培育、技術項目合作等方面的共享互通。
以人才需求為導向,高新區著力推進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充分流動,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在科技金融服務方面,高新區資本平臺目前已集聚300多家創投、擔保等金融機構,累計出資17.8億元,撬動并集聚了319億元的社會資本;在“互聯網+人才服務”方面,28項區級政策兌現全部實現上網審批,人才扶持資金撥付時限平均壓縮了50%以上。“智慧火炬”“創+在線”等線上服務平臺,整合了66個政府部門的90項事務,基本實現了人才和企業所需政務服務全覆蓋,科易網線上技術交易平臺全年累計服務企業3445家(次),新促成115個技術項目落地,簽約金額達1.54億元,有效促進了人才企業項目對接。
人物
用石墨烯技術
為上天入海設備
披上防護“戰甲”
名片
許超
廈門捌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福建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促進會副秘書長。
無論是風吹浪打的船舶、近海鋼構設施,還是高空的高超聲速飛行器、特高壓電網,都有腐蝕防護、電磁屏蔽、耐高溫等應用需求。入選第十一批市級人才的高新區企業捌斗新材料創始人許超,帶領團隊研發石墨烯功能涂層材料,為這些上天入海的設備披上防護“戰甲”,提升它們的綜合生產力和服役壽命。
2017年,在石墨烯新材料領域深耕多年的許超和創業伙伴一塊在火炬高新區創立了捌斗新材料,專業從事高性能石墨烯增強復合材料研發、制造及工程應用。“取‘捌斗’這個名字只用了30秒,因為我們都是學材料出身,便想到了‘才高八斗’。”許超說,作為技術主導型企業,捌斗新材料聚集了一批在材料領域擁有長期技術積累的人才,大家熱愛新材料技術,看好石墨烯功能涂層材料的市場前景,希望把石墨烯新材料技術精益求精,打通石墨烯行業從研發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位于創新創業園的廈門火炬高新區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器正式啟用,捌斗新材料成為首批入駐企業。除了場所方面的支持,許超和團隊更享受到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供的技術檢測、技術咨詢等服務。“新材料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有些高端研發設備動輒上百萬元,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我們提供家門口的技術服務,降低企業研發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企業研發工作效率。”說起火炬高新區對于人才企業的“扶上馬,送一程”,許超深有感觸。
目前,火炬高新區已被列入福建省石墨烯產業“兩核三區”戰略布局的重要“一區”,園區已聚集30多家石墨烯新材料企業,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進入產業化,占福建省進入產業化階段的石墨烯新材料項目半數以上。許超坦言,濃厚的產業氛圍,為企業成長提供了豐富養料。
如今,捌斗新材料技術團隊已先后主持或承擔十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及產業計劃項目,主要技術和產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已自主建成兩個專業研發中心、一個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以及一個中擴試生產基地,為持續增強競爭優勢奠定基礎。在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2018“創客中國”(廈門賽區)暨第四屆“白鷺之星”創新創業大賽中,捌斗新材料獲得初創企業組一等獎。
亮彩數字
2018年火炬高新區新增高層次人才410人,累計總量達899人,其中自主培育的國家級創業人才10名,總數全省第一;省級創新創業人才51名及創新創業團隊8個,占全市41%;對接落戶的市級領軍型創業人才138名,落戶總數全市第一。
截至目前,500多位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業發展,占比90%。人才企業發展成效明顯,目前有80%的人才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其中4家上市,24家銷售收入超1000萬元。
創業中心、軟件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海峽科創3家國家級孵化器2018年共孵化畢業企業近40家,90%已成長為規上企業。石墨烯、物聯網、海洋、電子商務等4個專業孵化器被認定為市級科技企業專業孵化器,占全市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