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記者 卓悅佳 殷磊)建設住宅樓宇時,在墻體內嵌入幾十塊消能鍵,當地震來襲時,這些消能鍵可以消耗地震能量,這樣高樓搖晃的幅度就會大大減小,大樓結構被破壞的概率就會顯著降低。今年起,市地震局計劃在全市新建住宅小區中逐步推廣使用減隔震技術,并著手打造廈門第一個防震減災示范社區。
位于湖邊水庫旁邊的萬科湖心島四期樓盤目前剛施工到第三層,與其他商品房不同的是,這棟大樓在施工過程中,加入了鋼結構的消能鍵。當遇到地震時,這種設施能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讓地震中的高樓減小搖晃幅度,降低大樓結構在地震中被破壞的概率?!熬拖窠o大樓安裝了保險絲”,小區技術人員介紹,消能鍵通過“犧牲”自己,抵消相當一部分地震等量,以保全大樓的結構。
市地震局局長毛松林介紹,目前,類似消能鍵這樣的減隔震技術已經應用在我市的一些公用建筑上,但應用到住宅小區上,這還是第一次。廈門2001年以后的新建住宅抗震設防烈度均達到了7.5度。而如果引入類似消能鍵這樣的減隔震技術的話,住宅樓的抗震設防烈度等級可以提升到8度甚至更高。
毛松林表示,市地震局計劃將萬科湖心島四期小區打造成防震減災示范社區,在全市新建住宅小區中推廣減隔震技術,從而提升抗震設防能力。除了建筑本身要采取減隔震技術,防震減災示范社區還應具備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應急指揮室、備用應急物資儲藏室以及獨立于市政管網的供電供水系統等。
名詞
減隔震技術
減隔震技術包括隔震和消能減震。隔震技術是在建筑物基礎、底部或下部與上部結構之間設置由隔震器、阻尼裝置等組成的隔震層,隔離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傳遞,減少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消能減震技術是在建筑物的抗測力體系中設置消能部件,通過阻尼器的變形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