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文)在未來兩個月,廈門的大型民企將感受一次特殊的“上門服務”—— 市長要求相關部門對它們逐一拜訪。
“第三季度,對已在我市投資的大型民營企業逐家登門拜訪。”市長劉可清提出如此要求,并欲借此爭取一批民企增資擴產。
此前,一場被參會代表稱為“廈門史上最高規格”的民企座談會,該座談會由市委書記主持、30多位民企代表參加,“優化提升服務,加快民企發展”是此次座談的主題。
而上門“家訪”,不僅被視為市委、市政府“提升民企服務”的一次再延伸,更被視為廈門招商引資的一大新突破口。
要對大型民企“家訪”
在招商引資方面,廈門對民企將有一番“動作”。
“日前,市長以及多位副市長,專門召開推進中小企業、港澳臺僑外資企業、民營企業項目招商工作專題會議。”一參會人士昨日透露,在這次會議上,市長劉可清對廈門的招商工作提了具體要求。
而這些具體要求,昨日在市政府網站上正式披露。
在市長提出的六條具體要求中,在強調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和重要央企的同時,最引人關注的則是,市長明確要求,“第三季度我市將加大民企招商力度,對已在我市投資的大型民營企業逐家登門拜訪,爭取增資擴產。”
掌握大型民企增資擴產的新動向,進一步促成項目落成,無疑是此次“家訪”的重要目的。
一位熟悉招商工作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來廈投資企業的增資擴產,歷來是廈門招商工作的重要支撐。
“且不說類似戴爾、宸鴻科技、太古公司等大型企業不斷增資擴產,實現產值的日益增長,進而給廈門經濟帶來的巨大促進;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正是一批大型民企的增資擴產,確保廈門經濟的健康持續增長。”這位負責人表示。
市委“提升服務”的再延伸
一場針對大型民企的“家訪”即將展開。
對于這樣的上門服務舉措,大洲集團董事長陳鐵銘覺得“不突然”。
因為,就在上月中旬,市領導專門與民營企業代表座談,陳鐵銘就是其中的30多位代表之一。在那次會議上,他就親身感受到了不一般氣氛。
“座談會由市委書記主持,市長以及多位市領導參加,這應該是廈門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民企座談會。”昨日,陳鐵銘表示,在所謂的“國進民退”疑慮中,這樣的高規格座談會,讓民營企業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對民營經濟的持續重視。
陳鐵銘透露,加快民企發展、服務好民企,正是此次座談會的兩大主題。
“在那次座談會上,市領導明確要求,要多走進民企、關心民企,下大力氣幫助民企解決投資準入難、融資難、用工難等制約發展的現實問題。”在陳鐵銘看來,此次市長提出的“逐家登門拜訪”的要求,正是此次“優化提升服務”的一次具體實踐。
讓陳鐵銘印象深刻的是,在這次座談會上,他向市領導提議,廈門要盡量增加一些國際航線,以進一步改善廈門的投資環境。此前,這一提議,陳鐵銘已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出;而在這次座談會上,他得到的答復是,市長將率團訪問美國,與美國航空公司洽談開通直航國際航線,正是此次訪問的一項重要議程。
這次座談會過后,陳鐵銘注意到,市長很快從美國帶回來了好消息,廈門擬開通直飛美國航線。
鎖定“三大”投資方向
對于未來的招商方向,劉可清亦明確提出,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研發、會展旅游等。
這其中,“金融研發”,無疑將是今年廈門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在島內土地資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廈門明確在觀音山、五緣灣這一島內核心地塊,讓出大量空間以便“兩岸金融中心”安家。
而日益加速的“金融研發”招商,也成為今年廈門招商引資的一大亮點。從4月11日,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正式揭牌以來,廈門不僅迎來一大批金融大腕,更是迎來“海峽金融資產交易所”等重大投資項目的落戶。目前在談的金融合作項目有數十個,前來考察調研的境內外金融機構更是絡繹不絕。
土地拍賣市場則是最直接的風向標。導報記者注意到,在金融研發板塊,不僅軟件園三期、科技園區等紛紛于近日全面動工,在本月20日即將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土地拍賣,島內一宗地塊,更將成為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啟動地塊。
在“會展旅游”板塊,廈門對于五星級酒店的引資力度,則可見一斑:根據此次的土地拍賣信息,有4塊地與酒店有關,且廈門將一口氣新增3家五星級酒店。
相關新聞
緊追大型央企“不放松”
強調對民企招商的同時,瞄準世界500強、央企的力度,廈門并沒有因此放松。
公開報道顯示,僅在過去幾天,就有包括華潤集團、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的“一把手”到訪廈門。
以華潤集團為例,其董事長明確表示,華潤將在微電子、醫療器械、零售、城市綜合體等方面加強與廈門的合作,爭取快速形成有質量、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事實上,類似央企集團造訪廈門的消息,在今年以來,格外頻繁。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在去年底福建省與央企項目合作洽談會上對接的22個項目中,廈門已有12個項目開工建設,已累計完成投資75.17億元,開工率、完成投資及工程進度全省領先。
“這一數據,正是廈門加大央企招商工作力度的一大成果。”有關分析人士如此表示,動輒幾億、數十億元的央企大項目,仍是廈門不斷追逐的招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