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分別增長29.1%和38.8%,雙雙超額實現上半年預算目標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孔慶任)今年上半年,在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帶動下,我市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呈現較快增長,分別增長29.1%和38.8%,雙雙超額實現上半年預算目標,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期中答卷”。
收入增長 創下多年來新高
今年上半年,我市財政收入增幅創造了幾年來的新紀錄。全市財政總收入、地方級收入的增幅均創下多年來同期的高點,分別達到29.1%和38.8%。從序時進度看,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分別超過半年預算42.15億元和25.19億元,分別超過序時進度7個和7.7個百分點。
“經濟決定財政,經濟的發展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市財政局局長黃強說。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力推島內外一體化建設,不是局限在島內這塊有限的土地上發展,而是把廈門作為一個整體,形成“多點發展”的局面。隨著島內外一體化的深入推進,我市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有力推動了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
上半年我市地方級財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增幅也名列前茅,實現了在高基數上的快速增長。黃強表示,這與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抓優質、精品項目,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優質項目不僅僅體現在規模有多大、數量有多少,更重要的是‘落地’后一定要適應廈門城市發展的規劃目標,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社會經濟效益?!?/P>
據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1%,經濟持續向好,帶動了財政收入的較快增長。
三產對地方收入 增長貢獻大
財政部門的分析顯示,我市稅收收入對財政收入增長已經充分起到主導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級稅收收入累計完成170.74億元,增長37.57%,稅性收入比重為90.8%。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四大主體稅種入庫115.77億元,占地方級收入的61.6%,累計增長27.1%,增收額占地方級收入增收額的47%,拉動地方級收入增長18.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經濟發展方式有效轉變帶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產對地方稅收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上半年各產業實現地方級稅收157.91億元(不含耕地占用稅、契稅)。其中,二產稅收56.3億元,增長34.9%;三產稅收101.56億元,增長44.4%。二產與三產稅收比重為35.65:64.32,三產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個百分點。
黃強說,我市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逐步推進,也帶動區級地方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今年1至6月,各區實現地方級收入62.15億元,增長43.7%,高出市本級收入增幅7.2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 更多用于民生保障
“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回報社會和百姓?!秉S強表示,今年上半年,民生支出在全市財政預算支出占比接近60%,增幅也很大,更直觀地體現了公共財政的特質和要求,也說明財政收入的增長,更多地被用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財政支出保持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60.74億元,增長34.2%,各項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全市一般預算用于民生保障重點領域的支出達9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7%,占一般預算支出的59.3%。 其中,教育、農業、社保、衛生、環保、城鄉社區、文化體育等民生支出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1%,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投入,推進了新農村建設、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其他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此外,上半年全市基金支出109.4億元,保障了島外新城建設及各項重點工程資金需求,有力推動了“五大戰役”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