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小區黨員、居民和志愿者一起動手扮靚家園。
駐區部隊與湖里區北站社區的志愿者們一同清理機場附近的道路。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郭筱淳、葉舒揚、通訊員鄧福聰;圖:廈門日報記者王火炎、通訊員陳財根)昨日,湖里區積極響應我市“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行動的號召,區四套班子領導參與其中,全區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省市駐區單位黨員干部、共建部隊、教育工作者、社區工作者以及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各類志愿組織等3萬多人走上街頭、走進小區、深入樓道,開展潔凈家園行動。
全區400多個小區都動了起來,112條道路、周邊綠化帶以及上千個樓道全部清理一遍、更落實門前三包2500余家……可以說,湖里人正用實際行動爭當文明城區創建的領跑者,形成全區動員、全民共建、全力創建的氛圍。
一直以來,湖里區堅持以“大城管”機制為引領,創新推行“路長制”,以繡花功夫精雕細琢城市管理細節,在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高水平不斷鞏固文明城區建設成果,提升百姓幸福感與獲得感。
瞄準問題
“路長”行動起來
走街串巷“開藥方”
來到五緣灣木棧道,拿起夾子,一次次俯身、彎腰,撿起一個個煙頭;走進老舊小區問需問診,當即協調解決外墻破敗等環境問題;沿著南山路徒步而行,一路走一路發現問題,遇到亂張貼、亂停車等立即處理……昨日,湖里區四套班子領導當起“路長”,走街串巷瞄準城市環境問題“開出藥方”。
事實上,像這樣的路巡,湖里區已經堅持了兩年多。在“大城管”機制的引領下,湖里區全面推行路長制,上千名機關黨員干部每周三下午下沉至社區,擔當起道路的“管家”。他們不僅緊盯主干道,也要照顧背街小巷,進行文明督導、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也要隨時隨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路長制,核心在于責任制。如今,湖里區“社區+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責任體系日益完善,重難點問題研究解決機制逐步優化,讓“門前三包”、環衛保潔、垃圾分類、移風易俗等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昨日上午,當湖里區四套班子領導巡路到江頭苑小區時,85歲的小區黨支部書記林麗珍提出,歷經30多年,小區圍墻已經破敗不堪,亟待修繕。路長們當即協調解決,將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籌集資金為群眾重修圍墻。“感謝,‘路長’們這么給力,居民有福咯!”林麗珍動情地說。
記者了解到,在每周三下午開展路巡的基礎上,湖里區將再加碼再壓,安排周末以及每天晚上實行一名處級干部帶隊,由6-10名“路長”組成監督小組,輪班開展常態化潔凈家園健步行,確保城區環境日日新。
全民動員
黨員帶頭示范
帶動居民潔凈家園
“我是垃圾分類小專家,我來檢查!”天氣雖然陰冷,湖里街道興華社區古龍公寓小區里卻熱氣騰騰。在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的共同組織下,十多名小朋友頭戴小紅帽、手拿勞動工具,走進小區開展潔凈家園行動。站在垃圾分類點前,他們仔細檢查分類情況,為督導員獻上掌聲;走在路上,他們拾起綠化帶中的紙片,扔進分類垃圾袋。進出小區的居民,頻頻為他們點贊。
深化小區治理,打通文明創建最后100米——在湖里區,共同清潔家園已成為居民的自覺行動。在興隆社區櫻花山莊,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居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樓道垃圾、枯枝爛葉、煙頭、廢塑料等各種垃圾很快被一掃而光,讓小區環境360°無死角。這時,居住在附近的臺胞們也加入其中。“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凝聚起全民的力量,共同扮靚家園,讓廈門更加溫暖溫馨!”臺胞熊麒說。
“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是責任更是義務。”火熱的潔凈家園行動,扮靚的不只是身邊的環境,更是人們的心靈。在金安社區高林居住區,一聽到社區黨委的號召,80多歲的老黨員李建芳和陳振士就主動請纓投入其中,拿起工具拾撿垃圾。而在不遠處,第二居民黨支部書記饒淑平挺著大肚子也要參與活動,還帶著孩子一起行動。在她看來,對于孩子們而言,共同參與潔凈家園,就是最好的文明教育。
當我們把鏡頭轉向城中村,這里的志愿者們正向環境重難點問題發起“總攻”——高殿社區是全市最大的“村改居”社區,這里安居著近20萬新市民。昨日上午,150多名社區工作者、志愿者聯合廣大群眾分頭走進四個自然社,對發現的占道經營現象和衛生死角集中整治,推動環境再上新臺階。
鞏固提升
試點“三張清單”
持續為文明城區保鮮
打造潔凈文明家園,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一陣風一陣雨”,必須堅持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在湖里區,一線督查、一線檢查的管理監督機制正不斷健全、釋放能量。在昨日的潔凈家園行動中,湖里區建設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城管局等各個職能部門也統一行動,開展建筑垃圾、滅鼠消殺、占道經營等專項整治。這個過程中,區效能辦、區城管委辦等監督部門組成小分隊深入一線,對人員到位、整治效果等問題進行檢查督促。
“我們將形成1+1>2的疊加效應,全面提升文明創建的引領力、組織力和執行力。”目前,湖里區正率先開展文明單位“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三項清單試點探索,各級文明單位將通過對照責任清單自查、上級督查、區級巡查、媒體暗訪、群眾監督等多種渠道,梳理發現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按照“限期整改、及時反饋、組織回頭看、動態監管”的處置流程,實現“小問題1小時、大問題不過夜、疑難問題不過周”。
在此基礎上,結合路長制,湖里區還將引入專業測評機構,以國檢、省檢測評體系為根本依據,制定出一套每季度“仿真暗訪”辦法。每一次,工作人員都以轄區的五個街道為單位,暗訪存在問題并打分排名,及時進行通報批評,督促各單位、社區形成常態化創建的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