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蔡櫻柳 吳斯婷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從自貿試驗區建設、醫療衛生、教育資源、文化建設、社會保障等方面,到文章的結構、語句的斟酌,在昨日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紛紛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對每位與會者提出的意見,劉可清也有針對性地適時回應,雙方你來我往,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談自貿試驗區建設
要透明化管理流程再造
市政協副主席黃世忠提出,報告中關于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闡述不夠具體,關于自貿試驗區內的金融服務也未提及。自貿試驗區有三要素: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自由化,行政管理的透明化。應該都有所涉及,否則體現不出自貿試驗區和特殊監管區的差別。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廈門市第一醫院思明分院副院長黃秀惠建議廈門應引進培植一些大企業,通過自貿試驗區建設求轉型發展。
對此,劉可清回應:“自貿試驗區并不是單純賦予優惠政策,而是要通過改革創新,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事程序,讓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內運行更便利。為此,行政管理透明化、自貿試驗區流程再造顯得很重要。過去辦一件事可能要跑幾十個部門、蓋幾十個章,如果能減少到只有幾個部門管,這才是自貿試驗區。”
談教育資源優化
島內外均衡要落到實處
市政協副主席潘世建提出,今年廈門將新建19所公辦幼兒園,是否可以加快島外農村幼兒園建設?
市政協常委、市政協文史學宣委主任傅興星建議,島外多投放優質教育資源。
市政協常委、婦聯副主席、黨組成員、兼市總工會副主席陳俊泳則提出,今年應規范校外托管機構管理。
對此,劉可清表示:“現在島內外的教師都是通過公開招考,根據學生人數統一派位,但仍存在部分不均衡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引起重視,把這一問題落到實處,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安排教師的數量。”
談文化建設
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設施
市政協副主席潘世建反映,廈門目前有大量文化設施沒有利用起來,比如,小白鷺劇場平均一個月上演的劇目不到一場。建議充分挖掘現有文化設施,為市民服務。
民盟市委專職副主委、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朱獎懷則建議,把閩南文化遺產保護區的工作寫進報告中。
劉可清回應:“廈門現有的劇場不少,但利用率確實不高,可以考慮大小劇場之間互相協作,或者是與旅游部門相結合,來提高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