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楊家慧 通訊員 郭偉)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的新亮點、打造“創新廈門”的新力舉——總投資達200億元的廈門科技創新園昨日在同安新城全面開工建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宣布開工。廈門科技創新園計劃5年內建成以科研為主的新型知識社區及低碳產業園區,打造成為海西重要的研發集聚區、創新先導區。
市領導劉可清、陳修茂、徐模、杜明聰、葉重耕,市有關部門及相關區負責人參加開工儀式。
廈門科技創新園位于廈門環東海域集美區與同安區交界處,面積約4.9平方公里。該園區規劃定位為以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研發、辦公功能為主,綜合生活設施配套齊全的具有低碳示范意義的第三代科技園區。園區計劃5年內建成,建成區約600萬平方米,成為我市產業研發機構的集中區、低碳城市試點的示范區、二三產共推進的聯動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新亮點,打造成為海西重要的技術創新和研發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和輸出基地、創業孵化和高素質人才集聚基地。
副市長葉重耕在致辭中說,廈門科技創新園是我市打好“五大戰役”,實施島內外一體化、三三產共推進,提升我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營造我市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的環境優勢,增強我市科研創新和科技孵化能力。它的建設必將對廈門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廈門科技創新園注重建設與招商同步推進,招商瞄準的是國家級研究機構及具有產業化能力的實用型研究院所。目前,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廈門節電新能源技術研發試驗中心、中船重工第七二五所“廈門新材料研究院和產業基地”、中電科技第三十所“廈門分所及產業化基地”等一批高層次研發機構及項目已落戶,中船重工及中電科技的項目投資額分別達35億元及26億元。昨日,火炬集團分別與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科技創新園8號樓、4號樓認購意向書。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計劃投資10億元以上,在廈重點建設創意農業、碳匯經濟、食品加工、精準園藝等四個研發中心,國家對臺農業交流合作基地、兩岸科技與信息交流基地等兩個對臺合作基地,以及食品交易所、廈門碳交所等兩個技術交易市場。
同安區、火炬高新區負責人及村民代表也在開工儀式上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