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衛琳 通訊員 許濱) 一份慈善年夜飯,送出的是年的味道,更是“愛心廈門”的滿滿關愛。前日下午,廈門市慈善總會聯合廈門市餐飲行業協會、廈門晚報、廈門音樂廣播,在廈門人民會堂舉行“愛心廈門”在行動——慈善年夜飯發放儀式,為我市3100多戶困難家庭發放價值120多萬元的慈善年夜飯。
困難群眾喜領慈善年夜飯。 (本報記者黃曉珍攝)
積極響應 愛心國企帶頭捐贈
在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共建“愛心廈門”之際,市慈善總會充分發揮鏈接社會資源的優勢舉辦了此次活動,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和我市“愛心廈門”建設動員大會部署,把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關懷送到困難群眾家中。這一活動也得到廣大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的積極響應。
白灼開泰游水蝦、糖醋招財黃花魚、富貴蔥油雞……這份豐盛又吉祥的“闔家幸福宴”來自今年首次參加“慈善年夜飯”活動的建發房產慈善基金。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黨辦主任劉學峰表示:“國企在經營發展壯大的同時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愛心廈門’建設。希望我們捐出的200份年夜飯,能幫助200個家庭過個好年。”他說。
廈門輕工集團第九年參加活動,今年又踴躍認捐了813份年夜飯。廈門輕工集團工會主席邱曙平說:“我們送出的只是一份份的年夜飯,但希望能讓困難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馨,也希望能帶動更多愛心人士伸出愛心之手。”
濟弱扶傾 困難群眾喜悅領取
一份份豐盛的年夜飯被打包封裝在紅色的禮盒里,充滿喜氣洋洋的年味。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代表把年夜飯一一遞給到場的困難群眾,一并送上祝福和鼓勵。
“謝謝你們贈送的年夜飯,今年過年我有口福咯。”73歲的獨居老人吳惠珍第一次參加活動,她高興地說,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有社會各界的陪伴,這個春節過得特別溫暖。
困難群眾蘇寶忠也領到了慈善年夜飯。蘇寶忠在育秀社區做保潔員,一家五口蝸居在物業配套用房里。他說,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如今的生活已經比他初到廈門時改善許多,“吃完這頓年夜飯,來年繼續努力,希望日子越過越好。”
“慈善年夜飯”活動自2006年開展至今已有15年,成為市慈善總會的知名慈善品牌項目。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朱豐收表示,今年市慈善總會聯合廈門日報社開展的“新春慈善快車”送溫暖活動,共籌集360多萬元款物,舉辦了包括“慈善年夜飯”發放、慰問敬老院孤寡老人、入戶慰問困難群眾等活動,惠及全市7000多戶困難家庭。未來市慈善總會將按照“愛心廈門”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引導社會各界共守初心,樂善好施,濟弱扶傾;共獻愛心,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共立恒心,繼承創新,久久為功,為“愛心廈門”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寫
送年夜飯上門孤寡老人感動
“慈善年夜飯”發放儀式結束后,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的領導一起前往思明區振興社區,把慈善年夜飯送到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家中。
“徐奶奶您好,我們來給您拜個早年,這份年夜飯送給您。”一走進困難群眾徐雪妹家中,慰問人士就親切地用閩南話與她打招呼、拉家常。87歲的徐奶奶與女兒同住,靠女兒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慰問人士鼓勵她,黨和政府很關心困難群眾,要相信困難是暫時的,樹立生活信心,好好保重身體。
慰問人士還來到項敏玉老人家中看望她。項奶奶平時獨居,家里來了客人讓她高興不已,連忙招呼大家坐下。慰問人士把慈善年夜飯送給她,項奶奶十分感動,她說:“謝謝你們來看我,也祝你們身體健康。”
聲音
市民政局副局長李麗紅:為愛心恒久激蕩貢獻力量
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扶貧濟困和慈善工作,在“愛心廈門”建設工作綱要中,明確要求實施“愛心濟困”行動、建立健全“倡導愛心捐獻”機制。“愛心廈門”建設需要全社會廣泛參與、合力支持,希望更多的慈善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行動起來,傾力投身“愛心廈門”建設,與愛同行、以愛筑城,為愛心恒久激蕩在廈門上空持續貢獻力量。
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巫秀美:鼓勵愛心人士參與慈善
“愛心廈門”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后,市慈善總會迅速行動起來,積極開展2020年“新春慈善快車”活動,在全市六區組織了近20場慰問活動,共發放慰問款物近400萬元。市慈善總會向長期關心支持我市慈善事業的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希望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繼續踴躍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為創建愛心廈門、和諧廈門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