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逃避打擊,騙子在招聘廣告中往往不寫具體辦公地址,只留下手機號碼、QQ號碼等:為吸引求職者,往往打著“急聘”、“高薪”、“工作穩定”的幌子招工,將工作崗位吹得天花亂墜,以便讓求職者趕緊交納報名費、體檢費、服裝押金等,而且只向求職者開收據,不開發票,收據上也不注明收費項目,甚至不蓋印章:為讓求職者充分信任自己,經常會租用高檔寫字樓,引誘求職者,這種詐騙數額往往更高。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招用人員不得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培訓費:不得以錄用為條件收集資、押金等,求職者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為高薪所蒙蔽,盲目交納。在求職過程中,求職人員應該注意選擇公共職業介紹機構,或經勞動、工商部門批準的社會力量開辦的職業介紹機構求職,不要參與非法交易和私招、亂雇活動,不要輕信廣告,盡可能詳細查看職介的各類證件,即使求職心切,也要多個心眼,以免上當受騙,落入陷阱。(孫祖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