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楊家慧 陳冬)昨日,蓋軍銜同志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人民會堂舉行。會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會見了報告團成員。
  市領導葉重耕、臧杰斌、陳秋雄、何清秋、黃強、盧士鋼,省委第一督導組副組長謝細忠參加會見或報告會。
  王蒙徽代表市各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對報告團表示衷心感謝,對蓋軍銜夫人王嫣明表示親切慰問。他說,蓋軍銜同志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先進典型,他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中國技能大師,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展示了中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風采。蓋軍銜同志不僅是廈工的杰出代表,而且是新時代廈門精神的代表,是廈門的驕傲、中國工人的楷模,他的事跡令人感動、催人奮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這種愛崗敬業的品質、拼搏奉獻的品德、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廈門精神的突出特色和品質,是建設美麗廈門、實現中國夢強大的精神動力,必須廣泛宣傳、大力弘揚。相信通過報告團的巡回宣講,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將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蓋軍銜同志先進事跡,更好地弘揚新時代廈門精神,進一步激勵、推動我們的工作,加快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步伐。衷心祝愿報告團的巡回宣講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報告團成員、海翼集團人力總監劉喜才簡要介紹了蓋軍銜同志的先進事跡。他表示,蓋軍銜同志是藍領先鋒,標桿式人物,是踐行中國夢的典型代表。我們報告團成員首先被他的先進事跡深深感動。報告團一定把他的先進事跡宣講好,為弘揚新時代廈門精神作貢獻。
  首場報告會上,6位報告團成員用一個個生動事例,飽含深情地講述了蓋軍銜同志的先進事跡。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重耕講話,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秋雄主持。
  蓋軍銜同志是廈門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培訓中心總監,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是我國第一位參加南極科考事業的產業工人,曾三次踏上南極,為國家科考隊維護機械。蓋軍銜同志今年4月25日病逝后,市委、市政府下發學習通知,號召全市人民向蓋軍銜同志學習。 
【特寫】
  老蓋真不是“蓋”的
  (本報記者 陳冬)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許多平常不愿當眾表達情感的人,此刻,卻集體為一個人感動落淚。
  5個月前,蓋軍銜離開了人世,帶著不能繼續工作的遺憾;如今,他又“回來”了,廈門人民會堂主席臺的大屏幕上,視頻和照片串起蓋軍銜如夏花般綻放的生命記憶。
  昨日上午,由市委組織的蓋軍銜同志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這里舉行。6位報告人,從不同的角度,共同追憶這位藍領先鋒的生前事,沒有華麗的辭藻,真實而感人的事跡卻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廈門海翼集團人力資源總監劉喜才,是蓋軍銜的上司;因為中國南極考察,王海青與蓋軍銜結下兄弟般的友情;鄭龍枝是蓋軍銜的眾多徒弟之一,深受師傅教誨;廈工國際營銷代表林南常與蓋軍銜一起出差;廈門廣電集團記者許曉露曾采訪過蓋軍銜……講述中,他們透過一個個平實而又生動的故事,再現了“老蓋”的英雄氣概和執著追求:對技術精益求精,甘當技術播種機,三次參加南極考察,挑戰“不可完成的任務”……不少聽者一邊認真聆聽一邊做著記錄。
  “軍銜生病時安慰我:‘沒關系,哪天我真走了,你就當我出一次長差。’恍惚中,他真的又出了一趟差,我還在等待著他回家?!睙o盡的悲傷,讓蓋軍銜的妻子王嫣明在講述過程中淚流不止。掌聲在淚水中激蕩,王嫣明的話觸動現場聽眾。
  蓋軍銜走了,帶著對家人的愛,對事業的執著。但他的事跡和精神,將永遠銘刻在廈門人民心中,激勵大家把美麗廈門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