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3月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鮑娜 通訊員 陳赟/文)2011年,廈門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8.98歲。其中,男性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6.09歲,女性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1.80歲,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和地區76歲的平均水平。去年,惡性腫瘤仍是威脅居民生命的最大殺手。
昨天,廈門市衛生局公布了《2011年廈門市戶籍人口生命統計數據》。
惡性腫瘤死亡率仍居居民死因第一位
廈門市疾控中心昨天發布的“2011年廈門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顯示:去年全市居民前十位疾病死因依次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中毒、內分泌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其他疾病、精神障礙和泌尿系統疾病,傳染性疾病死因位列第十一位。
去年,全市惡性腫瘤前五位排位順序與2010年完全相同,依次為:1.肝癌;2.肺癌;3.食道癌;4.胃癌;5.腸癌。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惡性腫瘤排位順序有所不同,在城市居民中間,肺癌發病率第一;在農村居民中間,則是肝癌發病率居第一位。男性和女性首位惡性腫瘤分別為肝癌和肺癌。
肝癌高居罹患惡性腫瘤首位
因死亡率高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肝癌,在奪去廈門人生命的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為何肝癌會高居廈門居民罹患惡性腫瘤的首位?“不僅是在廈門,肝癌在整個亞洲地區都多發。”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博士李崗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約90%的肝癌與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肝癌起病隱匿,當患者感覺肝區不適時,易誤認為胃痛而誤診、漏診,錯失了治療時機。
李崗山介紹,在該院肝膽外科收治的病人中,肝癌患者占據一半以上,但很多患者因為發現時已是肝癌晚期,只能采取保守治療。當前,肝癌在中年人中已經非常常見,人到中年生活壓力增大,終日在外奔波賺錢,普遍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專家提醒
合理飲食,嚴格控制油鹽攝入量
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當前,廈門市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損傷與中毒這五大原因所致的死亡率,是傳染病死亡率的幾十倍,平均使人的期望壽命損失10歲多,而這些疾病的發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行為因素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此,為了預防和減少疾病,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實現“十二五”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壽命提高1歲的目標,建議全市居民積極參加正開展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的推薦,做到合理飲食,嚴格控制油、鹽的攝入量;適量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在預防肺癌方面,煙民一定要盡早戒煙,抵制二手煙。日常聚會要控制飲酒量。勤洗手,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體檢,及時發現慢性病,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