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媒體專題報道集錦◆
臺灣人才拒絕“霾伏”放棄“北上”來廈門就業

廈門市公務員局局長邱太廈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上致辭。
3月29日下午,2014年廈門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在廈門市人才市場舉行。
200余家企事業單位帶來了1500個高層次職位崗位,吸引了兩岸大批高層次人才,近200名臺灣專業技術人才跨海而來。
北京霧霾 逼臺灣人才出走廈門
據汎亞人力資源集團總監曾翊銘介紹,這些從臺灣特地趕來應聘的人才中,七成以上是碩士學位,博士更占到總數的12%左右。他們在臺灣擔任過企業副總、總經理資深顧問、工程師、高層管理等職位,專業領域涉及電子信息、金融、物流、管理、商貿等。
除了原本在臺灣本地工作的企業高管外,昨天的對接會上,還迎來了許多現就職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臺灣人才。
放棄“北上”出走廈門,這不免讓一些企業感到奇怪。
曾翊銘認為,北京和上海的霧霾是造成此現象的主因之一。“臺灣人本來就不適應北方的天氣,現如今再加上霧霾的影響,南遷成了很多臺灣人考慮的改變”。
另外,廈門地區的經濟發展,距臺灣較近的地理位置,以及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面與臺灣的相似之處,都使廈門成為越來越多臺灣人尋找就業崗位的熱門城市。
臺企薪水 多年不漲致人才流失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本次赴廈參加對接會的臺灣人才中,未見應屆畢業生的身影,全部都為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層次人才。
曾翊銘表示,這些高層次人才之所以愿意放棄在臺的工作,選擇西進大陸,是因為很長時間以來,臺企薪水持續不漲。而且,受到市場規模等方面的限制,人才在臺灣能發揮的空間并不大。這也是許多臺灣人才來到大陸工作后都不愿返臺的原因。
“比如在大陸,一個工廠高管能管2000人,那么在臺灣,他或許只能管200人,雖然這與市場規模有關,但管2000人和管200人,薪資肯定不一樣”。
據介紹,目前廈門許多領域的就業崗位薪資都超臺灣,特別是“企業中層以上的管理崗位,薪資待遇也不見得比臺灣低”。(海峽導報)
聽到鄉音就親切工作起來更有勁
近200名臺灣人才來廈找平臺
“來廈門工作,我更愛去島外工作,比較清靜。工資不是第一位的,能融入廈門這座城市才是最重要的。”“薪酬當然很看重,不過發展空間更重要。”談及跨海來廈門工作,臺灣人才表示,對于他們而言,廈門是大陸最宜居的地方。
特地從臺灣趕到廈門
碩士以上學歷近八成
昨天下午,2014年廈門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在市人才市場舉行。此次對接會共吸引了近200名臺灣人才參會,其中有近150人特地從臺灣趕到廈門參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臺灣人才質量很高,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近八成。他們與來自廈漳泉三地及福州、溫州、廣東地區、江浙地區的200余家企事業單位對接,1500個待遇優厚的高層次職位崗位等他們來挑選。這些企事業單位集中在機械電子制造業、醫療生物、信息通訊、房地產金融和教育科研行業,提供的職位以企業高級管理、高級市場營銷、高級技術人員等中高端職位為主。
北方霧霾讓人望而卻步
更喜歡來廈門工作
臺灣泛亞人力資源集團總監曾翊銘告訴記者,臺灣人才更多的關注在“發展性”上。臺灣島畢竟地域狹小,消化能力和發展空間有限,許多產業都遷移到大陸和東南亞地區。
同時,長江以北的寒冷和霧霾天氣讓許臺灣人才望而卻步,他們偏愛氣候相似、文化一致的廈門。多位臺灣人才表示,跟北方大城市相比,他們更喜歡來廈門找工作,聽到這里的鄉音就很親切,工作起來更有勁。
臺灣薪資十年未漲 期待在大陸領高薪
來自臺南的王先生今年30多歲,從事的是金融保險行業。王先生說,臺灣的薪資水平10年來漲幅不大,發展趨于飽和,而大陸正處于高速上升時期,兩者處于交叉狀態,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才意識到了大陸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兩地的白領、藍領薪資水平差不多,但大陸大企業的高管薪資已經超過了類似的臺灣企業,地區性差異開始擴大。談及薪資期望,王先生希望在大陸工作穩定后,也許能拿到臺灣兩倍的薪水。
記者采訪了多位30歲左右的臺灣年輕人才,他們表示,在看重薪酬的同時,他們更看重個人的發展空間,希望能在大陸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廈門晚報)
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凸顯臺灣人才求職趨勢
北京有霧霾 臺灣人南飛
2014年3月30日·海西晨報· 第A08版 · 都市·綜合
臺灣人本來就不適應北方的天氣,如今再加上霧霾的影響,近年來臺灣人才在大陸求職的趨勢是“南飛”。同時,受臺灣企業薪酬水平持續不漲的影響,今年的專業人才對接會上,在本次赴廈參加對接會的臺灣人才中,全部都為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層次人才。
晨報訊(記者 陳巧恩)臺灣人才“登陸”求職近年來呈現怎樣的趨勢?咱們一起去看看風向標———在廈門舉辦的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今年是第九屆,昨天下午在廈門市人才市場開幕,同時舉辦的還有2014年廈門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
此次活動由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廈門市公務員局、漳州市公務員局、泉州市公務員局聯合主辦。200多家企事業單位帶來了1500個高層次職位崗位,吸引了兩岸大批高層次人才報名。其中,近150名臺灣人才跨海而來,另有已在大陸城市工作的40多名臺灣人才也專門登“鷺”找機會。
會期3天,據說,選在周五開幕“很有講究”———參會的所有臺灣人才都是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中人,“只需請一天假就可全程參與”。
關鍵詞———南飛
臺灣人才逃離霾區
來自臺灣的汎亞人力資源集團是承辦方之一,據該集團總監曾翊銘介紹,本屆參會的臺灣人才七成以上是碩士學位,博士則占到總數的12%左右。他們在臺灣擔任過企業副總、總經理、資深顧問、工程師、高層管理等職位,專業領域涉及電子信息、金融、物流、管理、商貿、服務等。
汎亞人力資源集團總監曾翊銘認為,那些已經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才特別值得關注,“比如在北京的,霧霾等不良氣候是造成臺灣人才南飛的主要原因,臺灣人本來就不適應北方的天氣,如今再加上霧霾的影響,很多臺灣人才動了南遷的心思”。
另外,臺灣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也曾提出“2014年兩岸人力發展十大新趨勢”,其中就包括“逐漸往二三線城市移動”。據說,除了生活成本較低外,氣候等居住環境也是一大主因,“成都、杭州、大連、廈門等都是臺灣人偏好選擇的城市 ”。
關鍵詞———不動
臺灣薪酬10年不動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本次赴廈參加對接會的臺灣人才中,未見應屆畢業生的身影,全部都為已有多年工作經驗的高層次人才。
曾翊銘表示,這些高層次人才之所以愿意放棄在臺的工作選擇西進大陸求職,主要是因為很長時間以來,臺灣企業薪酬水平持續不漲,“我們稱之10年不動”。另一方面,在臺灣,受到市場規模等方面的限制,人才發揮的空間并不大。
“比如在大陸,一個工廠的高管能管2000人,那么在臺灣,他或許就只能管200人,雖然這與臺灣的實際人口和市場規模有關,但管2000人和管200人的薪資肯定不一樣。”
據介紹,目前廈門許多領域的薪資都超臺灣,特別是“企業中層以上的管理崗位”。當然,曾翊銘也提到大陸的物價飛漲,“總體來說,單就薪酬而言,一個停滯,一個增長,如此反差的態勢很容易讓人才做出選擇”。
2014年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3月29日舉行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記者 郭桂花 圖/記者 陳立新)由市委組織部與廈門、漳州、泉州等三地市公務員局共同主辦的2014年高層次人才交流大會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昨在廈門市人才市場舉行,20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1500個高層次職位崗位,薪酬待遇優厚,吸引了兩岸大批高層次人才報名,眾多全國各地高層次人才匯聚而來,其中,近150名臺灣人才參與“速配”。
這些職位和人才大都集中在企業高級管理人才、高級市場營銷人才,工程、研發、IT等領域高級技術人才、高校教師、專業醫師,學科帶頭人等方面,參會單位主要是來自廈門、泉州、漳州、溫州、福州及江浙、廣東等地區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三資企業等。
在營銷、軟件等領域,此屆對接會不乏有一些陸資企業對這些領域的臺灣高層次人才開出了“重金”,且諸多企業還是“明碼標價”求賢若渴。
廈門高士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有著十多年歷史的軟件開發公司,此次豪擲幾十萬年薪在現場分別招聘技術總監、軟件部經理、高級開發工程師、臺灣辦事處經理等。公司人資行政部經理林娟告訴記者,幾十萬年薪并不算多,因為在軟件開發等領域,人才是“無價”的。
據統計,在第九屆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上,廈門高士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96家企事業單位,累計提供700個職位,中高端職位占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