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訊 廈門企業不愛招“廈門人”,這曾經是招聘市場上的一個“老問題”。
不過,在如今普遍招工難的大環境下,許多企業開始改變不用本地人的觀念,再加上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有力助推,在節后招工市場上,本地人開始受“青睞”。
盡管如此,人力資源市場本地人的求職身影還是不多見。有關專家認為,要改變廈門本地人的就業觀念,需要一個過程。
以往:廈門企業不愛“廈門人”
“對不起,我們暫時沒有招廈門本地人的計劃。”以往在廈門市人力資源市場上,企業如此婉拒本地人的現象時有發生。
企業不愛招廈門本地人——— 這在以前,可謂是招聘市場上一個公開的秘密。這個問題,甚至還引起了廈門市委書記的關注。
廈企為何不愛 “廈門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人的用工成本較高。按照目前社保、醫保的繳費比例進行測算,招收1名廈門本地人,企業在社保、醫保方面要比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多支付250元左右的用工成本。這樣一來,招收1名本地人,企業一年得多支出約3000元。
現在:本地人開始受到關注
然而,隨著用工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變觀念,不再拒絕本地人。這一點,在今年的節后招聘市場上表現明顯。
近日,導報記者以廈門本地人的身份前往市人力資源市場求職。結果,導報記者詢問的數十家企業均表示,照樣歡迎本地人。
英睿達電子的蔡小姐說:“現在訂單一直在接,有人就好,本地人、外地人都歡迎?!绷硪幻泄ふ邨钕壬潜硎?,本地人、外地人沒什么區別,只要是人才,企業多交點錢也沒有關系。
導報記者還了解到,一些會計、銷售等企業崗位,本地求職者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外地人。
探因:普遍缺工再加政府助力
從求職常被拒,到開始受企業歡迎,這對本地求職者來說,是個可喜的變化。
究其原因,導報記者發現,普遍缺工的外在大環境是一大因素。隨著各地的開發建設,涌到沿海的勞動力日益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本地未就業人群。
與此同時,政府的引導和政策助力也是個關鍵因素。為了促進本地人員就業,廈門市去年起實施優惠政策扶持8類就業困難人員,同時按200元/人的獎勵標準鼓勵企業招用本市新增勞動力或本市失業人員,并出臺了社保補差政策。
據悉,去年廈門僅農村勞動力社保補差一項,全市就有3862家次12萬多人次享受優惠政策,很好地降低了企業招收本地人的用工成本。
問題:本地人求職意愿不夠強
不過,在企業開始對廈門本地求職者打開大門的同時,本地人求職主動性還不夠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導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市人力資源市場的求職者,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來廈務工人員,真正的本地求職者,很少。
廈門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副主任陳鵬飛表示,廈門本地人很多都是靠朋友、親戚介紹就業,到人力資源市場來求職的本地人并不多。對此,廈門市金萬橋職業介紹所的薛育敏也表示,他們接待的求職者,主要是外來務工人員,很少有本地人去他們那里找工作。
阿瓦山寨的蘇經理則表示,本地人做服務業雖有一定優勢,但比較難招。“本地人不太喜歡做餐飲服務業,可能嫌臟嫌累?!?
記者手記
企業招工心態還需調整
從不愛本地人,到歡迎本地人,這是大部分廈門企業近年來在對待廈門本地求職者的態度上發生的變化。
確實,廈門本地人的就業觀念,還需要轉變,還需要一個蛻變的過程。但是,在此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企業對待本地人的態度,也還需進一步調整。
雖然大部分企業開始歡迎廈門本地人了,但是導報記者在采訪中還是發現,少數企業對本地人仍持拒絕態度。一些企業,覺得政府的優惠政策申報麻煩,因此置之不理,仍然嫌本地人用工成本高。更有一些缺工企業,缺人時招用本地人,等不缺人了,本地人也成了首先被裁員的對象。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取。
廈門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一相關負責人曾指出:“廈門戶籍人口180萬,其中島內86萬、島外94萬?!泵鎸@組數字,在當前外來勞動力普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廈門本地未就業群體的作用,值得政府和企業深思。
專家解讀
改變本地人就業觀尚需時日
毫無疑問,本地人具有人脈較廣、熟悉地理人情、會當地方言、不用企業承擔食宿以及不太會跳槽到外地去就業、穩定性相對較強等各種優勢。
然而,比較愛面子、不太喜歡加班、找工作比較挑、找工作不是很積極主動等特點,也出現在一些本地求職者身上。
對此,廈門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變本地人的就業觀念,需要一個過程。以島外一些村民為例,“幾年前,他們還不太習慣進工廠,覺得散漫慣了適應不了工廠安排。但時間久了,大家開始閑不住,就出來就業了”。
廈門市就業創業指導專家劉榮忠也表示,真正挑剔難管的本地人畢竟是少數,引導得好,廈門本地人的工作穩定性更強,且更具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政府和企業要重視對本地人就業心態的引導,同時注重對他們的技能培訓,從而增強本地富余勞動力的就業競爭力。
劉榮忠曾跟蹤發現,有些富余勞力,就業愿望本來就不強。這些人如果沒什么技術,去當短工、普工,一個月拿個1000多元,那他們是穩定不下來的,最終還是待業??墒?,一旦他們學到一門技術,工資高了,工作地點離家也較近,他們就很容易穩定下來。 (導報記者 李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