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文明城市齊努力。
晨報記者 曾昊然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這個端午節,廈門高居全國熱門旅游城市中的亞軍。廈門的熱門,不僅源于迤邐環島路、燦爛的鳳凰花開,更源于廈門路面的整潔和空氣的清新。1996年廈門成為國家衛生城市,近20年來,廈門創建和鞏固發展“國衛”創建成果的歷程,凝聚了全國愛衛辦和省委、省政府、省愛衛會一如既往的殷切期望和關懷指導,飽含著全市各級干部和群眾持之以恒的堅守和付出的心血。
現在,廈門迎來新一輪的衛生城市“考試”,廈門這個“考生”準備如何?又有哪些關鍵“拼圖”?晨報記者今日帶您梳理廈門“創衛”背后的那些事兒。
拼圖1:環保
每年呼吸超340天新鮮空氣
所謂衛生,基礎就是城市環保。多年來,廈門市財政下“血本”,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上廈門努力做到有規劃、有目標、有措施。
環保首先體現在空氣質量,2011年-2014年,這5年期間全年空氣AQI指數<100的天數均大于340天,主要污染物PM10、PM2.5等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也就是說,廈門市民已經連續5年每年呼吸超340天新鮮空氣。
此外,在水資源、聲環境等方面,廈門也取得了不少成效。2011年-2014年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均小于60分貝,市民感受到了城市喧囂中的寧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全部滿分,市民喝上放心水;醫療廢棄物統一由醫療機構與廈門綠洲環保公司簽訂合同處理,醫源性污水經處理排放,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近5年廈門未發生一起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廈門的環境,為創衛打下良好基礎。
拼圖2:公共衛生
各類食品抽檢合格率達100%
公共衛生安全,是衛生城市的堅硬盾牌。近三年,廈門沒有發生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餐飲業、集體食堂量化分級管理覆蓋率達98.63%,全市餐飲服務許可證持證率達98%以上,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監督量化率達100%。各類食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廈門的食品安全,為市民的生活保駕護航;在飲用水方面,全市自來水出廠水的水質綜合合格率達100%,管網水的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9%以上,二次供水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
在公共場所的建設上,廈門細致入微,進行量化分級管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發證率達98%以上,衛生制度上墻率達到95%以上,“五病”調離率達100%;全市各中、小學均有開展健康學校建設活動,中小學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近3年未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拼圖3:醫療服務
連續16年臨床用血來自無償獻血
醫療水平好不好,是衡量一個地方衛生水平的硬指標。廈門在醫療服務上,為市民提供各方面優質服務。在嬰兒生命安全上,廈門市轄區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指標遠低于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在傳染病防治中,近3年未發生重大實驗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的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在疫苗接種上,2011年以來,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全程接種率均在99%以上,流動兒童建證率為99.63%,全市所有街道(鄉、鎮)均建設規范化接種門診,預防接種管理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許多城市都曾出現血荒,而廈門在市民的熱心支持和血站的努力下,也連續16年實現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無償獻血總人次已超過50萬人次,愛心獻血,蔚然成風。在社區醫院創建和引導慢病分級診療方面,廈門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街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率100%,標準化建設達標率為97.37%;同時積極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我市已創建國家級慢病示范區2個,省級慢病示范區4個。
拼圖4:除害蟲
每年三次以上全市集中殺蟲
“四害”為市民所痛恨,市民看到總是想要除之而后快。對此,每年市政府辦都會下發《廈門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市、區財政局專門劃撥除“四害”專項補助經費,在城區內開展公共外環境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同時,廈門每年會統一開展三次以上的全市集中殺蟲活動,讓害蟲不騷擾市民。目前廈門的除“四害”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接下來,廈門將建立政府組織和全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機制,讓病媒生物的滋生環境越來越小。
廈門創衛路歷經20余年
廈門創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0年,廈門開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經過6年的精心準備,1996年被正式授予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到了1999年,又被全國愛衛會確定為“免檢”城市。
時間撥到21世紀,2006年和2011年廈門再次面臨“國考”,全國愛衛辦組織專家來廈門抽查暗訪,但廈門經受住了考驗,分別于2007年和2011年被全國愛衛會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
廈門創衛路,走過了20多年光陰,在這一歷程中,也凝聚了全國愛衛辦和省委、省政府、省愛衛會的給力指導,而廈門市政府以及衛生部門的每一次加班加點,也值得市民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