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圍繞我市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戰略,島外各區的公交場站和公交停靠站建設力度將不斷加大。特別是今年,島外將新建或著手啟動8個公交首末站、樞紐站項目,進一步完善島外公交站名牌和公交候車亭的設置。昨日上午,市市政園林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林充賀接聽市長專線,針對市民關于島外公交場站設置的問題做了解答。
月底島外建成88座候車亭
去年,市委、市政府把公交候車亭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島內256個公交站點建設公交候車亭,實現公交候車亭站點全覆蓋;同時還著手在島外建設300座公交候車亭,到本月底,88座新公交候車亭和62個簡易招呼站的設置就將完成。
林充賀介紹,接下去,島外將從重點片區、文教區、工業區等人員密集區著手,逐步完善公交停靠站的站名牌、候車亭等配套設施。今年公交場站公司計劃在島外新安裝H型公交站名牌300座,規范島外公交站名牌的設置。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投標有關工作,計劃上半年完成施工。
完善8個公交首末站、樞紐站建設
為解決部分線路公交車過夜“停車難”的問題,今年我市要新建、啟動一批公交首末站、樞紐站項目,其中有8個都位于島外。林充賀說,海滄新陽西公交樞紐站已建成,同安梧梠公交樞紐站已開工建設,翔安新店公交樞紐站、集美僑英公交樞紐站、集美灌口公交首末站、同安新城公交樞紐站、翔安新城公交樞紐站、集美新城誠毅大街公交首末站6個公交場站也已經展開了前期準備工作。
公交站點建設模式改變
過去我市公交停靠站的候車亭建設基本上都是利用社會融資,由廣告公司競標獲得相應公交站名牌廣告牌的經營權,同時承擔公交站名牌或者公交候車亭的建設。如果廣告公司認為公交站點的廣告牌經營權不能盈利,便不會建設公交候車亭。這種建設模式導致了那些位于城鄉接合部、偏遠地區、遠離商業區和主干道的公交站點融資困難,長期存在候車亭“欠賬”。
去年我市的公交候車亭建設,完全改變了這種建設模式。島內公交候車亭建設由市發改委統一立項、市財政支付;島外公交候車亭由各區負責建設,市財政給予適當資金補助。林充賀表示,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探索建立一套公交站點長效經營管理機制。
我市今后要建公交智能電子站牌
今后我市將設置公交智能電子站牌,目前試點方案已經在制訂當中。一旦智能電子站牌廣泛投用,我市公交車站的服務功能將有質的飛躍,乘客在公交停靠站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公交車的實時位置、進站時間等信息,出行將更加便捷。
數字
截至2012年3月,全市公交停靠站點約1753個,其中島內站點875個,島外站點878個。這些站點都已經建設站名牌。島內外已建候車亭站點1187個,其中島內建成797個,島外各區共建約39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