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定物價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我市物價上漲幅度控制在4%以內,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此外,我市將審慎穩妥地推進價格改革,運用價格杠桿優化配置,比如部分資源價格的調整、醫藥價格改革和旅游景點門票價格整合等。
文/本報記者 沈彥彥 通訊員 龔曉鳳
“蒜”你狠,“豆”你玩,“蘋”什么,“姜”你軍……近一年來,因物價上漲而誕生的詼諧“串燒”已成為人們生活壓力的寫照——“一價觸動萬民心”。物價上漲幅度究竟有多大?物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政府應該如何作為?
昨日,剛接任廈門市物價局局長、黨組書記的市統計局原局長陳金標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對我市的宏觀經濟形勢和價格走勢進行分析預測。
熱點掃描
一季度CPI上漲仍較快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市2011年第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分別上漲3.6%、4.1%和5.2%,呈現逐月攀升的態勢,一季度累計上漲4.3%。我市一季度低收入居民生活費用指數上漲5.8%。
分析展望
我市物價走勢總體可控
記者:當前,CPI上漲較快的原因在哪里?我市物價上漲形勢如何?
陳金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高主要是受去年基期低的影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翹尾因素。
而當前物價上漲的成因較為復雜。既有成本逐步上升的內在原因,也有國際市場大宗商品漲價向國內傳導的輸入性通脹影響;既有自然災害多發造成的臨時沖擊,也有投機炒作加劇帶來的泡沫成分,還有流動性充裕的深層次原因。
我市是一個消費型城市,95%的糧食、40%的豬肉和50%的蔬菜需要依靠外地供應,全國價格形勢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市物價的變動。從大環境來說,全國防止通貨膨脹,也有著充足的物質基礎和手段保障——我國幾年來重要物資儲備充分,有利于穩定食品價格;工業品生產仍然供大于求,有利于保持工業品價格平穩;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著力應對通脹預期,防止物價過快上漲。
無論是看我市目前的情況還是從全國物價形勢分析,我市目前物價有所上漲,但物價走勢正常,總體也是可控的,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是可能的:3月份的環比指數為99.9%,這就形象地說明我市的價格上漲速度已經開始趨緩。
熱點掃描
食品類價格漲幅較大
第一季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為8.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3.6%、干鮮瓜果上漲27.3%、蛋品上漲16.4%、食用植物油上漲14.9%、豬肉上漲11.7%。與其他食品相比,前期市場預期看好的廈門菜價卻陷入低迷,大白菜、圓白菜、黃瓜價格同比跌幅超過三成。同安區的菜農陷入“菜賤傷農”的境地,由于南北蔬菜集中上市,我市出現部分蔬菜價格暴跌和滯銷的現象,讓菜農們“很受傷”。
分析展望
用價格調節基金平抑物價
記者:菜貴傷民,菜賤傷農,控制農產品價格,同時又要適當增加農民收入,我市目前有哪些方法或者想法?
陳金標:相信市民對價格調節基金并不陌生,這部分基金就是政府為了平抑市場價格,用于吞吐商品、平衡供求或者支持經營者的專項基金。去年開始,我市就將價格調節基金從金融危機時減半收取恢復到正常收取,隨著動車的開通,我市的旅游業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今年我市征收的價格調節基金將可以達到約7000萬元,這筆調節基金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扶持我市“菜籃子”基地建設,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穩定副食品供應和價格。
調節基金的一部分將通過財政分配用于適當加大投入扶持科技興農,我們已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一要加強蔬菜冷庫的建設,推動產銷和加工企業的對接,鼓勵扶持我市蔬菜深加工產業;二要加快流通體制改革,積極引導農民成立農業合作組織,推廣農產品與超市的直接對接,提升農民群體的價格談判能力,降低過多中間環節的流通費用。
而價格調節基金的另一部分將用于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通過給低保對象發放物價補貼等形式,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不因價格上漲而受到大的影響。比如今年低保對象的生活補貼標準還將提高,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補貼機制也有所調整,我市還設立了節日補貼,發給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農村五保對象。
此外,我們還將整頓治理農產品流通環節的價格秩序,使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利益更多地向農民傾斜,保障農民增產增收;同時繼續加強農資價格和涉農收費的監管,切實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加強農業成本項目的調研工作,增強農村價格和生產信息服務,正確引導農業生產和市場供應。
熱點掃描
住房類漲幅僅次于食品
第一季度,我市的住房類漲幅僅次于食品,為7.4%,漲幅位居第二。而從我市價格走勢來看,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幅度低于全省4.7%和全國5.0%的漲幅,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在全省9個設區市中,漲幅略高于福州和寧德,與漳州、泉州相同,低于其他地市。
分析展望
繼續強化市場價格監管
記者:按照我市的價格走勢和漲幅來看,我市物價局的工作重點有哪些?
陳金標:黨中央、國務院把穩定物價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我市物價上漲幅度控制在4%以內,就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此外,將審慎穩妥地推進我市價格改革,運用價格杠桿優化配置,比如部分資源價格的調整、醫藥價格改革和旅游景點門票價格整合等。
而今年價格監管工作重點仍放在民生價格監管,深化專項檢查工作,重點開展醫藥價格、停車收費、銀行服務收費等方面專項檢查。此外,將繼續強化市場價格監管,今年重點做好百城萬店無假貨的推廣工作,并結合《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文件的出臺抓好商品房銷售中的明碼標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