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元
出臺《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安排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專項用于科技擔保分公司、合作銀行等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融資服務的風險補償首期金額1000萬元
5000萬元
市科技局、財政局與市擔保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首期注資市擔保公司5000萬元,成立專營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擔保業務的科技擔保分公司,并將根據科技擔保業務的發展情況,增加注冊資本金至2億元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黃慰萍 蘇鳴)
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市迎來了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大喜日子”:為深入貫徹國家科技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出臺的《關于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加快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若干意見》以及《廈門市“十二五”科技發展專項規劃》,市科技局、市財政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廈門銀監局、廈門證監局、廈門保監局于今天共同簽署科技與金融結合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分別與多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科技與金融結合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統籌科技與金融資源,促進金融、資本要素向科技企業聚集,將助力我市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推動廈門經濟這列動車的快速前進。
我市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在國家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指引下,我市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探索科技與金融對接新機制,初步形成了科技與金融的良性互動。
    完善制度建設 
保障科技與金融結合
  為促進部門間溝通與協調,加強科技與金融工作的組織領導,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在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廈門市科技局牽頭與市財政局、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廈門銀監局、廈門證監局、廈門保監局簽訂《廈門市科技與金融結合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決定相關重大事項,優化政策環境,形成合力,推動科技金融工作順利開展。
我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政策體系。其中,《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安排了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首期金額1000萬元,風險補償政策由政府為企業資信“背書”、為銀行風險“托底”,有力促進了銀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此外,先后出臺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股權投資類企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及實施細則、《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小型和微型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獎勵措施》及其考核實施辦法等政策措施。
同時,一系列扶持科技金融發展的專項政策文件已經出臺或正在起草,如:《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融資租賃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廈門市高層次緊缺型金融人才計劃實施辦法》、《廈門經濟特區促進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條例》、《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企業上市的若干意見》、《廈門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廈門市科技型初創企業項目配套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和《科技與金融結合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實施辦法》等,這將進一步優化科技金融工作環境,加快我市科技金融發展。
  創新投入方式 
貸款貼息放大科技投入效益
  市科技局創新財政科技資金的投入方式與機制,在《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2013年)》中,明確將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的主要資助方式由無償資助轉變為貸款貼息,以財政科技資金為杠桿,撬動銀行資本,“四兩撥千斤”,提高科技投入效益,以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化科技計劃和科技經費管理制度改革,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
  構建風險分擔機制 
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
  打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是落實科技金融政策的必要條件。我市積極與金融機構合作,安排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遵循“政府推薦、自主評審、市場運作、風險共擔”的原則,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科技創新。
市科技局、財政局與市擔保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首期注資市擔保公司5000萬元,成立專營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擔保業務的科技擔保分公司,并將根據科技擔保業務的發展情況,增加注冊資本金至2億元;與廈門建行、中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廈門銀行和民生銀行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籌劃成立六家科技支行,提供總額60億元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專項授信額度,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專業平臺。同時,政府安排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對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惠金融服務進行補貼和補償,有力地促進了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為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解決科技型初創期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少、在銀行沒有信用記錄、很難獲得貸款、尤其是首貸更難的問題,幫助科技型初創期企業走出“死亡谷”,我市安排了配套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首期1000萬元,鼓勵合作銀行向科技型初創期企業提供50萬元免擔保免抵押的信用貸款,用于創新研發和產品中試,為科技型初創期企業雪中送炭,同時幫助科技型初創期企業獲得銀行首貸,并建立其在金融系統的企業信用,為此類企業持續獲得金融支持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與擔保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我市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來,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環境,基本實現了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突破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努力實現多方共贏和長遠發展。
  政銀企結合 
服務“海納百川”人才戰略
  我市以科技資金為引導,采用政銀企結合方式,綜合運用無償資助、貸款貼息、創業投資引導、融資風險補償等支持模式,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為我市“海納百川”人才戰略的實施提供科技與金融的共同支撐。這將為進一步實施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更大力度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廈創新創業,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借勢“兩岸金融中心” 
促進與科技產業對接合作
  2011年3月,推進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被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正式成為國家戰略。我市積極發揮建設“兩岸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創新兩岸科技產業和金融對接合作機制,為我市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注入強大動力。廈門是大陸首個提出建立兩岸跨境人民幣結算清算群的城市,進一步便利了兩岸金融和科技產業的交流。臺灣銀行、臺灣第一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臺灣永豐金控、臺灣華南銀行、美國飛利凱睿證券等眾多境外金融機構紛紛來廈,為我市科技和金融結合工作提供了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