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龔冉
每年春秋兩季,全國各大拍賣公司都要來廈門展出重量級的古董珍玩,以吸引眾多收藏界大腕的注意。在過去幾年間,廈門的古玩市場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三大市場之一,這也是“十一五”期間,廈門文化產業發展的縮影。目前,我市已形成唐頌古玩城、閩臺緣古玩城、裕鑫古玩城、東鍍文化古玩城等7個有一定影響的古玩城,累計商鋪近2000個,吸引了臺灣、上海、廣東及周邊地區的古玩商入駐。
縱觀“十一五”期間,全市已基本確定動漫網游產業、影視產業、互聯網文化服務與新傳媒產業、創意設計產業、演藝娛樂產業、古玩藝術品業、印刷復制業、文化會展旅游業等八大重點文化產業領域,并逐步形成動漫網游、演藝娛樂、古玩藝術品、印刷復制、文化會展等一批產業群體。
2010年前三季度,廈門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94.49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占全市GDP比重的6.55%。可以說,目前我市文化產業初步建立了門類較為齊全的文化產業體系,產業規模總量初步達到支柱產業標準,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轉變產業結構的新興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我市還大力培育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已擁有2個文化部授予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1個由國家廣電總局授予的國家影視動畫產業基地;7個由福建省文化廳授予的福建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及54家市級重點文化企業和3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展望“十二五”,我市將重點發展演藝娛樂業、動漫網游業、影視與新媒體、創意設計業、古玩藝術品業、印刷復制業、互聯網文化服務和文化會展旅游等產業。同時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文化產業品牌建設。力爭“十二五”期間建成3—5個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具有帶動和示范作用的文化產業園區項目,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和聚集效應的文化產業聚集區。
此外,我市還將積極引導演出、商品油畫、藝術品等具有一定出口優勢的產業,推出品牌化的文化產品,到國際市場進行商演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