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為促進就業,近日,我市財政部門安排并規范專項資金,補貼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工資、職業技能鑒定、社會保險、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勞務派遣扶持、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以及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項目等,并與勞動保障局聯合發布《關于就業專項資金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本版簡稱《通知》)。
那么,哪些人員可以領取促進就業專項資金補貼呢?職業技能鑒定、社會保險等不同的促進就業項目補貼條件是什么?補貼金額是多少?單位或者個人如何申請領取補貼?等等問題,都關系到不少單位和人員的切身利益。
近日,本報嘉賓接熱線欄目的專題是“誰能領到就業專項資金?”我們邀請的嘉賓是市財政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為大家詳細答疑釋惑。
廈門日報訊 (記者 盧天嬌)為促進就業,我市財政部門拿出專項資金補貼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勞務派遣等,讓人遺憾的是,有相當多單位和人員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是可以領取這筆促進就業財政補助費用的。14日本報專題熱線期間,所邀嘉賓為大家詳細解讀了這一與不少單位和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專項資金申領和使用政策。
連續失業半年以上 就可領培訓補貼
有讀者說,自己一年前曾經參加過培訓機構提供的餐飲職業技能培訓,當時也領取了政府補助的培訓費用,但是去年自己從酒店下崗了,現在是失業狀態中,也想改變自己的行業發展方向,想參加服裝紡織行業人員的培訓。這位讀者問,如果自己參加了這種培訓,是否可以申領政府提供的就業專項資金?
嘉賓回答可以。嘉賓介紹,此前的政策規定,只要是本地失業人員,每人只能申領一次就業上崗前的政府補貼培訓費用,但是,新政策規定,本地連續失業半年以上時間人員,再參加上崗前的就業培訓時,就可以向政府申領培訓補助費用。換句話講就是,就業培訓費用補貼,年年都可以申領。
政府專項資金 惠及兩大人群
一方面是島外急需電子、機械、服裝等制造業一線員工,一方面是一些本地失業人員和外來農民工因為不愿意掏錢學技能而無法上崗工作。嘉賓說,其中一個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培訓費用對失業人員和外來農民工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為促進這一部分人的就業,《通知》規定,只要是本地失業人員和外來農民工在廈門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與用人單位簽訂6個月以上用工合同的,就可以向政府部門申領財政促進就業資金補貼,最高申領金額是1600元。
對連續失業6個月以上的本市戶籍人員,嘉賓說,只要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找到就業崗位,也可以憑培訓發票金額領取60%的財政就業補貼。
也就是說,即使是政府認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只要參加就業培訓,就可以申領政府提供的就業補貼。
申領補貼時限 最長不超過一年
一位讀者說,自己2006年和2007年分別參加了兩次崗前就業培訓,但是只向政府申領了一次就業補貼。這位讀者問,按照新政策可以領取的條件,現在自己是否可以將第2次的培訓費用補貼也申領了?
嘉賓認為不可以。因為新舊政策都嚴格限制了辦理申領培訓補助費的時間,就是在培訓發票開出之日起的12個月內,申領人必須辦理申領政府培訓費補助的手續,逾期失效。
能促進就業就可領補貼
廈門日報訊 (記者 盧天嬌)《通知》內容嚴謹專業,不少單位想知道,能夠領到政府促進就業資金補助的原則是什么?嘉賓說,只要具有能夠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外地農民工在廈就業、本地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就可以領取到政府的促進就業補貼。
《通知》的具體規定是,就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補貼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工資、職業技能鑒定和社會保險;特定就業政策、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勞務派遣扶持、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購買就業基礎工作研究成果、扶持公共就業服務以及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等市政府決定的其他促進就業支出補助。
嘉賓說,按照上述規定,能夠享受到政府促進就業補貼的單位面是非常廣泛的,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培訓、用工等單位,向勞動保障部門進一步了解相關政策,領取到屬于自己的財政促進就業補助費。
職業介紹咋申領
問:我們是政府定點的職業介紹機構,每天都會介紹本地失業人員或者進城務工人員上崗就業,請問我們怎樣 申領政府的職業介紹補貼?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具備資質條件的各類(含公益性)職業中介機構,推薦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實現就業并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根據其免費推薦職業介紹服務后的實際就業人數,向市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職業介紹補貼。
補貼資金申請材料包括:經職業介紹服務后已實現就業的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花名冊(以就業管理信息系統聯網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的數據為準);
加蓋單位公章的用人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就業管理信息系統聯網打印的個人推薦信回執單(需加蓋用人單位公章);
接受免費就業介紹服務的人員(須本人)簽名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廈門市居民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廈門市居民失業證復印件(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除外);
勞動合同復印件、職業介紹機構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憑證材料。
上述材料經市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同級財政部門復核后,市、區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會按規定將資金支付到職業中介機構的基本賬戶上。
職業介紹補貼是多少
問:我們是政府定點職業介紹機構,每天都會介紹一些本地失業人員或者外來農民工在廈門工作,請問介紹一個人就業的政府補貼是多少錢?
答:職業介紹機構免費推薦實現就業并簽訂半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按每人60元計算職業介紹補貼。但每位符合免費服務條件的人員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職業介紹補貼,不得重復申請領取。
單位職業培訓補貼是多少
問:我們公司近期招收了不少農民工,公司自己出錢對他們進行了30天的上崗前培訓,請問政府會對公司提供培訓補貼嗎?
答:會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吸納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并與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6個月內由用人單位自主開展培訓或交由定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承辦培訓的,用人單位可向所屬地人事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培訓補貼,補貼標準為不超過培訓費50%(初級工不超過200元/人,中、高級工不超過300元/人)。
申請單位應提供的材料包括:參加培訓人員花名冊清單、《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核發的《結業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等相關就業證明復印件,培訓機構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用人單位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等相關材料。
經市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送同級財政部門復核后,市、區財政部門會核定并按規定將補貼資金轉入申請單位銀行賬戶。
需要提醒的是,用人單位組織參加培訓的人員,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職業培訓補貼,享受培訓補貼的培訓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培訓補貼標準是多少
問:我們是一家正規的培訓機構,最近正在培訓鉗工等工種,想咨詢政府對各種工種的培訓補貼是多少?
答:登記失業人員和外來農民工自愿參加正規培訓機構培訓的,政府規定的補貼標準分別是:
初級工不超過600元/人、中級工不超過800元/人、高級工不超過1200元/人、勞動部門公布的緊缺工種不超過1600元/人;
“1+1群”創業培訓:基礎班650元/人、提高班850元/人;
高技能人才培訓:高級工不超過1600元/人、技師不超過2000元/人、高級技師不超過2500元/人。
換句話講,政府對職業培訓的最高補貼是每人2500元。
創業培訓的咋補
問:我們是“1+1群”創業人員,請問能夠申領補貼嗎?如果可以,怎樣申領?
答:可以。登記失業人員參加“1+1群”創業培訓的,培訓后只要取得市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核發的《結業證書》,就可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結業證書》復印件,培訓機構開具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或稅務發票)等相關材料,向市勞動保障部門申領職業培訓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