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的士專用通道旁,新設置了監控抓拍系統,調試結束后馬上投用。如果的士違章、拒載,社會車輛闖入的士通道等,都會被清晰拍下來。
導報近段以來關于“打的難”系列報道,取得重大進展。設置的士專用道、推廣機場模式、新投放1000輛出租車、加大整治力度等,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從各方面推出多項舉措。接下來,有關部門還將減少火車站人流以緩解打的難。
引人注意的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市長劉可清專門作出指示,要求提升整治火車站環境,包括解決火車站打的難。
“近期,市委、市政府對火車站環境進行了提升整治。”市鐵路建設指揮部說,這不僅為解決打的難、改善火車站面貌、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同時也為即將實施的火車站改擴建工程施工創造條件。
書記市長專門作指示
7月13日起,導報推出《要么拒載 要么被宰》“打的難”系列報道,特別暗訪了火車站等一些口岸打的難的現象,引起市民極大反響,也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運管部門馬上組織力量開展整治行動,導報率先提出的在火車站推廣“改良版”機場打車模式也被有關部門采納,迅速在火車站前廣場建起的士專用通道,設置專門上下客區,規范打車秩序。
“火車站打的難問題以及站前廣場老舊與擁堵的現象,也引起市委書記和市長的高度重視。”廈門市鐵路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告訴導報記者,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市長劉可清專門作出指示,要求提升整治火車站環境。
該人士說,潘世建副市長直接領導這次整治行動,市鐵路建設指揮部具體牽頭,從7月下旬開始實施,到現在已初見成效。
有序,火車站煥然新貌
除了規范打車秩序解決打的難問題外,火車站周邊環境整治工程還推出了多項行動。
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火車站廣場上阻礙人員流動的建筑物被拆除或遷移,包括“六角亭”售貨亭、“風味小吃”店、廣告牌等,從而增加了廣場的使用空間,緩解了廣場的擁擠狀況。
部分站內外地面也進行了翻新,旅客候檢區、安檢區、出站通道全部鋪上花崗巖地板,站外一些通道也重新鋪上了地磚。旅客候檢區設置了四套不銹鋼座椅,一樓候車室換上了明亮的節能燈,安檢通道設立了隔離板,使進站客流井然有序。
據介紹,近期,市鐵路建設指揮部還將對火車站廣場上搭建的600平方米臨時候車雨棚進行完善,往前延伸10米,也就是在的士專用通道旁,新增500平方米的候車雨棚。
投40萬設置抓拍系統
優化的士通道流程,是這次整治行動的 “重頭戲”之一。
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的士專用通道的上客區,專門新建了一個候車亭,乘客可以不用頂著大太陽或雨水排隊等的士。在整個打的區域,各種標識牌、提醒牌隨處可見:“入口,請自覺排隊”、“出口,請勿進入”、“乘坐的士入口”。旁邊一處高高的電子顯示屏也不斷提醒“禮讓三先,讓道于人,安全于己”。
據介紹,候車亭的“頭頂上”很快將設置一巨大牌子,顯示“的士停靠站”,讓乘客遠遠就能看到。
導報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火車站打的難現象確實得到較好的緩解。不少乘客告訴導報記者:“比以前好多了,有序多了。”
目前,運管部門派出大批執法人員每天一大早執勤到晚上,規范秩序。預計8月下旬,的士專用道旁的警務崗亭將投用,屆時有專人執勤、綜合執法,如碰到打的拒載等問題,可直接到警務室投訴,現場處理。
為有效管理,的士通道旁新設置了監控抓拍系統,投入40多萬元。目前該系統正在調試,近期將投用。如果的士違章、拒載,社會車輛闖入的士通道等,都會被清晰地拍下來。
破解擁堵
火車進島班次將減少
火車站的士專用通道,采用機場模式以來,的士與乘客雙方均反映,確實有序很多。不過,由于車站受場地限制,無法像機場那樣設置大型后方的士停車場,當有大批動車客一起涌出時,仍有供不應求的現象發生。
“對此,有關部門組織了專門研究。梧村火車站場地受限制,確實沒辦法找到一塊那么大的地做的士停車場,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減少火車站的人流。”一位知情人士說。
“當前,減少火車站人流是必須的,不僅打的難,接下來還面臨廈門火車站改擴建工程所帶來的擁堵。”一位業內人士說。
減少進島列車班次
市鐵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洪國川告訴導報記者,廈門火車站一天的客流達到3萬多人次,加上來往購票的,是相當之巨大的人流。如何減少?“我們第一步采取的辦法是減少進入廈門島的列車車次。”
據介紹,鐵路部門將根據廈門站、高崎站、廈門北站的技術能力和客車整備條件,將一部分廈門站始發終到的動車和普速列車分流到高崎站和廈門北站,從而減少進島、進入廈門站的車次。
“不過,這樣的調整是暫時的,等廈門火車站改造完成之后,還將恢復這些進島車次。目前,廈門站站房只有8000平方米,而改造完成后可以達到3萬多平方米。”一位知情人士說。
分散購票人流到湖濱南車站
火車站巨大的人流,不僅有到發的旅客,還有大量的購票人群。“減少火車站人流的第二招,便是分散購票人流。”洪國川說。
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在全市46個火車票代售點的基礎上,在湖濱南汽車站開設一個火車票售票區,設置約10個窗口。初步計劃是,火車站只賣當天車票,湖濱南汽車站的售票區則賣預售票,當天票和預售票分開,從而分散購票人群。設立專門通道分流旅客和行人
“之前,火車站前廣場比較亂,各種人流‘攪成一鍋粥’。”有關人士說,為了達到有序局面,相關部門設置了專門通道、引導牌等,分流出站旅客和社會行人。
導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從世貿商場到南方飯店路口沿火車站廣場一側,新設立了300米長的綠色欄桿,引導旅客到邊側公交站坐車或從地下通道通過,防止進出站旅客流向廈禾路。
12塊巨大的“火車站公交線路牌”異常醒目,豎立在廣場的不同位置。這些引導牌標注得很細心,一目了然:梧村汽車站,過地下通道直行330米;出島公交車站,往地下通道直行310米等。不少出站乘客,在引導牌前看了一陣后,尋到方向。
洪國川說,接下來,還要重新系統設置站區內的平面標識,方便旅客進出站,包括一些地面標識等,讓旅客一出站就可以知道,到哪里打車,到哪里搭公交。
導報記者 詹文 通訊員 鐵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