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同城化”特別報道小組記者 詹文 林曉琪 宋軍營) “機場就是一個城市。”一位專家曾這么形容空港對于當地經濟的激活效應。放眼全國,每個大城市都有與之相適應的大機場。
廈漳泉要實現“同城化”,一個與之配套的機場必不可少。翔安國際機場的建設有了更高的戰略地位。
機場建設指揮部近日透露,廈門新機場建設已納入國務院批準的《海西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省政府已確定由廈門負責建設。
遠期規劃,新機場將擁有4條最高等級的跑道,旅客吞吐量規模相當于目前首都機場。新機場還將建設連接廈門市區、漳州、泉州的快捷通道。
目前,新機場正開展多項專題研究,8月完成選址報告修編,并報華東民航局及南空審批。可預計,新機場將于2013年開建,2019年一期的2條跑道投用。
項目解碼
將與首都機場同類型
又到快開學的日子,泉州人老宋正忙著給女兒訂機票。晉江也是有機場的,但女兒都從廈門走,“航班多,折扣多”。
對閩西南人而言,翔安新機場肯定是利好。作為樞紐機場,航班一定會比廈門高崎更多,折扣會更大。而在航空業內人士看來,建設新機場已經很迫切,是必須之舉。
“高崎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撐不了幾年就滿負荷了,而高崎又不具備建第二跑道的條件。”一位航空業內人士分析,不僅廈門,閩南地區也迫切需要新機場。
公開資料顯示,到2020年,廈漳泉地區航空旅客吞吐量將達3300萬人次,而閩南地區現有的兩個機場——— 高崎和晉江機場,設計能力僅2600萬人次。
因此,翔安新機場一開始便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輻射廈門、漳州、泉州、龍巖、金門區域和粵東、贛南地區。“該機場確定為4F類,這代表可以起降各種大型飛機,目前,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都屬4F類。”業內人士說。設計吞吐量 7000萬人次
“新機場選址哪里,專家經過了一番考量,并非一開始便定在翔安。”參與了當時論證的一位人士告訴導報記者,選址從2007年7月啟動,先后有分布在泉州、漳州、廈門的五處選址方案。
經過多次論證,各方面專家一致認為翔安場址凈空條件較好,噪聲影響小,是最佳的場址。其所說的翔安場址,更具體而言是指翔安大嶝島與小嶝島之間,利用周邊海域淤泥吹填造地。
新機場力爭在2013年開工,2019年一期的2條跑道投入使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未來,機場將建4條國際最高等級跑道,可滿足 “空中巨無霸”A380、波音747等大型飛機起降要求,其年吞吐量可達7000萬人次。
8車道快速路連接廈漳泉
“由于翔安新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要輻射周邊,因此,新機場銜接廈門市區、漳州、泉州的快捷通道也被提上議事日程。”有關人士說,快捷通道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雙向8車道。
新機場銜接廈門市區的快速路,就是正在籌劃的第二東通道。第二東通道很可能采取橋梁的方式,建設更快,成本也較少。
“每年幾千萬,甚至到未來,每年近億的客流,快捷通道不僅起到運送和疏散的作用,還將對廈漳泉同城化起到推動作用。”一位物流企業老總說。
他認為,機場可帶動航空物流,促進翔安的產業和新城建設,并帶動周邊航空物流、倉儲物流園區的成熟和發展。隨著新機場項目的日益明朗,其周邊的商務、辦公、旅游觀光和研發設施等也都將逐一開建。而大嶝將成為一座 “航空城”,使翔安真正實現 “海陸空”一體化。
“同城”差距
“家門口”的航班太少
經營一家鞋廠的晉江老板丁總,對于“家門口”的機場總是比較偏愛。但是,他有更多無奈。
“生意上的事,經常要飛來飛去,但是,晉江機場的航班、航線太少,沒辦法的時候,只好到廈門高崎搭飛機。”丁總舉了個例子,同樣是到北京,雖然晉江也有開通航線,但每天的航班很少,寥寥可數,而廈門到北京的航班卻多得多,基本每個時間段都有。
對于 “時間就是商機”的生意人來說,很怕“等航班”,而是希望隨時要走都能走得了。晉江、石獅一帶,像丁總這樣的生意人很多,而住在泉州市區的人,除非晉江機場正好有合適的航班,否則,大多數時候也會選擇到廈門。
沒有機場的煩惱
漳 州人老廖,大學畢業后就在廈門工作生活。“我基本是漳州老鄉的廈門接待站站長,要搭飛機出門的,基本會到廈門來。”
事實上,更多漳州人到廈門搭飛機都不找廈門的朋友接送,因為實在有太多直達的車輛。漳州沒機場,這使得兩地間連接機場和車站的車不少,幾乎隨時都有。
盡管如此,不少漳州商人仍覺得異常不便。一位陳姓老板對導報記者說,一座正在迅速發展中的城市,如果沒有機場的確有諸多煩惱。“現在,我如果要組織展銷會,邀請全國各地經銷商過來,都會把地點定在廈門。” 超負荷的容量
廈漳泉地區,一邊是沒有機場、搭飛機不方便的煩惱;另一邊則是機場超負荷容量的困擾。
設計年吞吐量134萬人次的晉江機場,目前已超負荷運轉。由于晉江機場主要客戶是泉州經商老板,多是商貿往來,沒有明顯淡、旺季。
“吞吐量有限,每年泉州地區的航空客運量流失超過300萬人次。”一位業內人士說,因為超負荷,晉江機場沒法增加航班和航線,惡性循環,導致更多客人流失。
他分析,目前晉江機場計劃擴容至400萬人次,但這個規模依然很小。同樣的,廈門高崎機場雖然設計吞吐量有2000萬人次,但撐不了幾年也將飽和。而漳州正在醞釀建設機場,但規模也不會太大。“也就是說,廈漳泉地區迫切需要一個大型的樞紐機場,其余3個機場則可作為支線發展。”
廈門與泉州交界處,規劃建設的翔安國際機場讓很多人期待。
連線專家
廈門交通專家、集美大學教授林地球:
快捷通道和機場一樣重要
林地球認為,僅廈門而言,有一個高崎機場就夠用,但如果在廈漳泉同城化的背景下,翔安機場就“很有必要”了。
“翔安機場將更多地為漳州、泉州甚至更遠的地方服務。”因為島內土地有限而且用地緊張,高崎機場沒法擴建,而翔安機場可以很好地起到分流作用,并為閩西南和閩東地區提供便利。
機場連接廈漳泉的快捷通道,則可更好為乘客、為機場服務。“比如北京的首都機場,因為離市里較遠,就有通到市里的快捷通道,它和機場一樣具有重要作用。”林說。
漳州市政協副主席蘭萬安:
盡快建漳州新機場參與分工
蘭萬安建議,盡快建設漳州新機場,這樣,翔安國際機場至廈漳泉的快捷通道建成后,就可站在廈漳泉同城化的角度和廈門灣發展區域高度統籌考慮漳州機場的功能分工,將漳州機場打造成東南沿海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
蘭認為,在客運方面,翔安機場可將一些支線分流到漳州機場,讓漳州機場成為廈門機場的客運支線。貨運方面,漳州機場則可成為廈漳航空貨運中心。
泉州市交通局副調研員唐躍進:
建議取名“閩南國際機場”
依托快捷通道和發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廈漳泉地區到翔安機場,都可以快捷到達。唐躍進說,“該機場的建設還要充分考慮機場的區域人文環境和服務范圍。”
唐認為,在廈漳泉同城化的概念里,翔安國際機場取名很重要,其服務范圍涵蓋廈漳泉,建議可以取名為“閩南國際機場”,這會比“翔安國際機場”更合適,可以增強三個城市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