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9月6日電 (記者許雪毅)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接受記者采訪表示,兩岸的學分和學歷互認有望明年取得突破,未來頻繁的兩岸文教交流將帶來兩岸學子大規模的真正互動潮。 李嗣涔是來廈門參加6日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的。他說,兩岸高校之間的教育交流由來已久。早在兩岸開放交流時,就出現了兩岸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前幾年則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學校和學校之間的交流。從2004年到2008年,臺灣接待大陸學生超過1700人次,到大陸的臺灣學生超過3100人次。 李嗣涔說,目前大陸已承認了臺灣的學分。大陸學生到臺灣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學習已沒有問題。臺大2007年和2008年第一學期分別招收了大陸21位和29位交換生。而讓他感到遺憾的是,由于臺灣尚未承認大陸學分,臺灣學生只能利用寒暑假來大陸進行密集訪問,沒辦法在正式上學期間到大陸學習。 “這一現象明年有望取得突破。”祖籍河南的李嗣涔說,兩岸學分和學歷互認是大勢所趨,它將帶來兩岸學子之間的真正流動。兩岸學子也將由此進一步認識兩岸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狀況,產生更多正面效應。 50多歲的李嗣涔20多年前就到大陸尋過根,近年來更是多次來大陸進行文教交流。他說,大陸是個龐大的經濟體,很多臺灣學子希望在大陸念書,盡早建立人脈、成就事業。臺灣的高校也非常希望吸引大陸優秀學生到臺灣去。就臺大而言,未來將首先考慮招收大陸學生到臺灣讀研究生,慢慢從碩士班、博士班開放到本科班。 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6日至7日在廈門舉行,兩岸9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校長、副校長或校長代表齊聚廈大進行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