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駐榕記者 張小燕)明年開始,廈漳泉三地的百姓將陸續享受到同城化的便利:同級醫療檢查結果互認,銀行卡存取款、刷卡交易同城收費,打的三地可跨界營運、坐公交可以“一卡通”,打電話統一區號、市話收費,等等。昨日,來自省政府辦公廳的消息稱,經省政府研究同意,《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工作方案》已正式印發。
根據方案,我省將推動廈漳泉從目前一般性區域合作、城市聯盟向緊密型、實質性、一體化融合的大都市區發展。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將聯合組織編制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和重要專項規劃,爭取11月底前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年底前完成重要專項規劃編制。可以預見,從明年開始,同城化的各種設想與概念將逐步成為現實。
明年,廈漳泉同城化將邁出實質性步伐;到2015年,三地將初步實現同城化。也就是說,三地百姓從明年開始就能夠享受到一些便利。例如,居民健康信息系統、社會保障卡、養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等基本建成并發揮作用;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勞動就業信息區域共享;金融同城化邁出實質步伐,建成統一的技術交易網絡,等等。
交通同城
軌道交通互聯,的士可跨界運營
令人矚目的是,方案要求研究漳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問題,啟動廈漳泉同城化城際軌道線路的前期研究和規劃建設工作,盡快啟動建設廈門、泉州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將來,三地百姓可以通過軌道交通互聯互通。不僅如此,方案還要求研究擴大出租車服務范圍,在指定區域內允許出租車跨城市營運。
廈漳泉大都市區快速路也正在規劃之中,廈漳泉將建成連通閩南地區的沿海大通道。我省計劃重點推進沈海高速公路復線,廈漳泉城市聯盟高速公路,廈漳環城高速廈門海滄至漳州天寶、天寶至平和、廈漳跨海大橋,泉州環城高速晉江至石獅、南安至石井、泉州灣跨海大橋,安溪至廈門高速公路等項目的建設。
通信同城
區號有望統一,三地市話收費
《方案》明確,規劃建設廈漳泉區域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公共服務信息一體化;推動三地電話號碼升位并網,統一區號,實現區域通信資費同城化。 有消息稱,三地將會盡快在區域間通話試行市話資費政策。
在公共信息服務方面,三地將啟動建設“公交一卡通工程”,推進城市間公共交通互聯互通和城市公共交通IC卡并網 ,并擴展到泊車電子計時表和停車場、出租車等領域;搭建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等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此外,人們廣為關注的還有,推動形成統一的有線數字廣播電視網絡,推動網絡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
醫療同城
檢查結果互認,醫保同城結算
明年,三地同級醫療機構將實現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
今后,廈漳泉各地參加醫療保險的群眾,在大都市區內的醫院里看病可望實現即時結算。根據《方案》,未來,廈漳泉將建成統一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實現就業培訓服務同城化;建立勞動力跨區域享受職業培訓、技工教育、就業服務的協作機制。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還將配合三地探索建立社會保險參保信息共享機制;研究建立同城結算機制,實現區域參保人員醫療保險費用實時結算。
此外,廈漳泉大都市區內還將統籌規劃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共享機制;逐步建立統一的急救醫療網絡體系,實現急救信息共享利用和急救網絡聯通;依托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平臺,實現大都市內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
金融同城
存取款同城收費,實行同城放貸
在金融服務領域,同城化的建設也將為群眾帶來實惠。今后,廈漳泉三地百姓異地存取款有望不用再支付手續費了。
我省金融機構及銀監部門將探索在廈漳泉大都市區建立一體化存取款體系,實行同城收費標準,推動按照同城標準開展同城匯兌、拆借等業務。三地還可望實現信貸管理一體化,廈漳泉大都市區內同一金融機構的貸款資源和貸款信息能夠共享,實行同城放貸。
此外,諸如12315維權、招聘求職、知識產權及專利技術交易等都有望在廈漳泉大都市區內實現一體化覆蓋。
近期目標(2012年):
同城化邁出實質性步伐
一批重大同城化交通項目加快實施:城市軌道交通、繞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廈門新機場、廈漳海底隧道、廈門港一體化等一批同城化交通重點工程加速推進;
若干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成投用:居民健康信息系統、社會保障卡、養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等基本建成并發揮作用;
部分領域社會公共服務實現一體化: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勞動就業信息區域共享;
資源要素市場一體化建設有序推進:金融同城化邁出實質步伐,建成統一的技術交易網絡,初步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協同開發利用機制;
發展質量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產業發展分工協作機制初步建立,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十二五”目標(2015年):
初步實現同城化
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同城化聯網: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實現軌道交通、高速路網、快速通道、綜合運輸樞紐、機場、港口、通信、信息等基礎設施有效對接、互聯互通;
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同城共用: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城市管理平臺、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系統、勞動就業應用平臺和勞務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等一批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成并實現同城共用;
基本社會公共服務有效融合:基本實現醫療衛生、教育、文體、旅游等領域資源的協作共享,就業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等領域服務的協同管理;
資源要素市場體系一體化形成:基本實現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高效配置,及生態環境資源的協同保護和合理利用;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分工協作明晰,融合聯動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增速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