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對話環節。
廈門要創新創業,有很大潛力,但前提是要找準自己的基因。目前,廈門互聯網創業企業對女性主題的挖掘已經形成了一定氣候,比如美圖秀秀、美柚,這就是一個長處。
創業項目要找準方向,從小做起,做好本質。找到剛需痛點,錢就會自動跑來,而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放哪都是泡沫。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雯
有一種說法是,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存在相愛相殺的關系。昨天的“大咖對話”環節,在定位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系時,現場的一幕戲劇性地驗證了這種說法——創業者代表美柚CEO陳方毅說,投資人給錢,本質是服務業,他們沒有使命感。而五岳天下創始人張志勇則不以為然,他認為投資人是有公益心的,除了各種資源,還給予了創業者最難得的信任。雙方的觀點在現場激烈碰撞。
但是,在為城市的創新創業問診把脈時,六位創投界“大咖”們的看法卻基本一致:廈門要找準自己的基因。
城市發展要找準自己的基因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坦言,國內創新創業環境最好的城市非“不差錢”、“不差資源”的北京莫屬,其次是深圳,但深圳的短板是沒有好大學儲備人才。廈門要創新創業,有很大的潛力,但前提是要找準自己的基因。目前,廈門互聯網創業企業對女性主題的挖掘已經形成了一定氣候,比如美圖秀秀、美柚,這就是一個長處。
厚德創業生態集群聯合創始人鄧永強拿深圳與廈門作比較。在他看來,深圳政府對創業者的服務意識很強,也有吸引優秀大學生人才落地的政策;而有牛校廈門大學的廈門則更需要考慮如何利用自貿試驗區政策、對臺區位優勢等在短時間內提升青年創業條件,最好能把臺灣等地的年輕人吸引過來,支持小伙伴們在廈創業。
本土創業明星——愛特咖啡創始人姚錦程進一步為廈門開“藥方”。他認為,廈門的互聯網垂直社區有不錯的基礎,另外,調動整合十大國企的優勢資源共同創新,也可能是一個創業方向,“廈門的特點是小而美,如果它變成北京,那大家也不喜歡。”
創業者不能小富即安
創業者憑什么打動投資人?創投大咖們達成了共識:創業者本人是關鍵。
自稱有過不少失敗天使投資經歷的張志勇總結的經驗是,專才在創業中是非常重要,創業者一定要有邪性,要有足以讓他人膜拜的長處。
從鼓浪嶼走出來的北京春光里聯合創始人郭恪則拿自己的創業經歷“說事”,“我在上學時就是不安分的人,一個創業者本身也是破壞者,不破不立,要有自我創新的精神。”
李竹說,創業者的兩種素質最容易吸引投資人,一是學習能力,二是找人的能力。陳方毅補充說,創始人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的眼界和高度,否則就只是停留在小富即安的階段。
除了人才儲備,幾位創投“大咖”們還有一個共同觀點:關于創業項目,要找準方向,從小做起,做好本質。找到剛需痛點,錢就會自動跑來,而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放哪都是泡沫。
不過,最后姚錦程還是為有志創業的青年們打了一劑預防針——創業要從城市的特點出發找準定位,不鼓噪創新、創業,“不是誰都適合創業”。
投資人不干預創業者決策
以往在創投界內不乏這樣一種現象:強勢投資人把手伸得太長,干預創業者的決策。對于這種情況,作為創業者的陳方毅持拒絕的態度。在他看來,即使投資人夠聰明,也只能充當智囊團的角色。
而張志勇和鄧永強兩位天使投資人也認同,投資人和創業者是相互成就的關系,投資人該幫忙,不能添亂。張志勇的投資原則是絕不替創業者做決策,他說,如果一個創業者來問他該怎么做決策,那么就意味著他的投資失敗了。
總而言之,臺上的天使投資人都認為,投資人不該居高臨下地過多質疑,要能讀懂創業者的需求。而創業者也能耐心聽取“異見”,則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