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復學,倡新風。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5月以來,廈門市各院校多措并舉做好復學復課準備,學生們也陸續回到校園。為守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推動文明新風尚的形成,廈門市商務局拉開了“送文明上餐桌”活動的序幕,大篷車將開進校園、商圈、企業、小區,宣傳“新餐桌文明”。
隨著高校復課在即,近日,“送文明上餐桌”大篷車開進廈大餐飲,宣傳安全、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新風尚。據悉,廈大餐飲多維立體構建5D管理體系,打造一流餐飲,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倡導餐桌文明新風,以“小餐桌”帶動校園“大文明”。
倡導新餐桌文明 減少集聚用餐風險
5月11日,一場“新餐桌文明”宣傳活動在廈大餐飲舉辦——這場活動要傳達的,正是“新餐桌文明”的關鍵詞:511代表的是我要一人間隔一米取餐,一人單獨一個安全位置用餐……廈門市商務局服貿處二級調研員饒抗告訴記者,511的寓意特殊,它是校園餐桌新“食”尚、新規矩的代號,舉辦這一活動,正是希望讓“新餐桌文明”更加深入人心,讓安全用餐在校園里蔚然成風。
據介紹,目前,廈大各餐廳全面推行閉環管理,從食材甄選、人員管理、供餐保障、現場防控、應急預案等全鏈條、全過程、多舉措確保供餐安全有序,倡導文明就餐。記者來到廈大思明校區各餐廳,雖然學校尚未全面復學復課,但中午一到,還是有不少用餐需求。在餐廳門口,學生們有序地站在一條條間隔一米的等候線上排隊,按規定佩戴好口罩,測溫后進入餐廳,隨后進入手部消毒環節。餐廳內,每張餐桌設置一塊隔板隔開,兩邊分別只能落座一人,避免交叉感染。
為減少集聚用餐風險,加快取餐速度,廈大餐飲利用微信公眾號提前公布菜單,開設快速取餐窗口,提供套餐獨立打包、餐廳外即取即走,在方便學生、減小人流壓力的同時,宣傳“新餐桌文明”。
踐行光盤行動 學生成為宣傳者
說起文明餐桌,還有另一個日子,也為廈大學子所津津樂道。廈門大學是全國首個為學生提供免費米飯的高校——在廈大,每月10日被定為“光盤日”,用這種方式倡導“我光盤 我光榮”的理念。
廈大的米飯是免費的,餐廳卻鮮有浪費現象,究其原因,和廈大餐飲多年以來立體宣傳、倡導,在校園里形成文明餐桌之風有密切關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文明就餐 光盤行動”“適量點餐 合理用餐”……在廈大各餐廳,這些文明用餐提示標語隨處可見。打動人心的不僅是標語,在廈大海韻學生公寓第一餐廳,打飯處旁還設立了“勻飯處”——剛打出來的米飯多了還是少了,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勻飯。
“這一舉措不僅節約了米飯,而且讓‘光盤行動’從標語轉化為學生們可感、可知、可參與的生活場景,人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踐行,在自覺遵守校園餐桌新‘食’尚、新規矩的同時,同學們也成了餐桌文明新風的宣傳者、倡導者。”一位學生告訴記者,央廣新聞曾經到廈大直播采訪,并播出《走進廈門大學校園 探尋“光盤行動”》的直播節目,宣傳廈大餐飲的好舉措,讓“光盤行動”進一步深入人心。(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