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才“登陸”求職要克服薪資落差
2007年04月08日08:21
來源:廈門網-廈門日報
伴隨著臺灣人才西進熱潮的涌現,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才看好祖國大陸廣闊的就業市場,但兩岸薪資的落差是他們“登陸”求職必須面對的問題。昨天參加就業洽談會的50多家用人單位雖然亮出重要職位,但是大多數企業為臺灣人才提供的是與大陸人才相當的薪資待遇。
寶龍集團推出了人力資源部經理、房地產中心總經理等20多個中高級職位,寶龍集團人力資源部招聘主管陳春霞告訴記者,這些職位臺灣人才和大陸人才都可以一起來競爭,如果前來求職的臺灣人才適合企業,薪資可以再面議。長庚醫院也對求職的大陸人才和臺灣人才“一視同仁”,“我們沒有因為求職者來自臺灣而采用不同的薪資標準,招聘的人才要統一參加考試,薪資也按照同樣的標準?!遍L庚醫院有關負責人楊玲說。前來求職的臺灣人才大多數以在臺灣當地的薪資標準衡量大陸企業提供的待遇水平。金門技術學院大三學生黃美真相中了一家企業行政管理的職位,當了解到月薪大約為4800元人民幣時,黃美真還是感到很意外,“這樣算來不到20000元新臺幣,而在金門,不需要有大學學歷月薪就可以達到18000元-20000元新臺幣。”據調查,大陸大學畢業生的月薪起薪約在2000元至3000元人民幣,而臺灣大學生期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在25000元至30000元新臺幣(人民幣約6250元-7500元)之間,對照下來,臺灣畢業生“登陸”工作就要接受薪水減少一半以上的現實。不過也有一些臺灣人才或在大陸就讀的臺生能夠接受大陸企業的薪資待遇。臺南籍的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博士生夏雯震告訴記者,在大陸就讀的幾年他已經熟悉大陸企業的薪資標準和價值觀。雖然這邊的薪資水平沒有臺灣高,但物價相對便宜,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這樣算來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生活條件。另外,一些知名企業重要職位的工資即使換算為新臺幣也很有競爭力。臺灣汎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宗志認為,臺灣人才赴大陸就業確實極具開創性、挑戰性,還可培養個人競爭力,但由于兩岸就業市場仍有較為明顯的差距,薪資水平、職場文化、工作理念與態度也有落差。因此,臺灣人才“登陸”工作要先適應工作環境的差異。本報記者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