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吳斯婷)投資、消費、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7.8%的高增長,表現搶眼。其中產業投資比重提升,制造業投資增長超過了40%。
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中,生產性投資超過370億元,占了七成以上,一大批優質產業項目落地動建,今后,這些項目對發展的拉動作用將逐步顯現。
我市新接洽的央企項目近1200億元,到7月中旬可簽約合同的民企項目有114個共860億元,華強文化科技、開發晶、天馬TFT、中國數碼港海西運營中心等一批大項目動工建設,即將形成一大批新的增長點和生財點。
接下來,我市將力促一批在建項目見效,力促一批近期開竣工項目提速。將重點推動宸鴻(五期)、索納新能源、寶鋼科技等15個重點工業項目投產,推進開發晶LED、天馬TFT、廈工挖掘機技改、正新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扶持友達、冠捷、金龍等重點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推動萬達廣場、中華城等大型現代服務業項目,以及凱賓斯基、帝元維多利亞、華林日航、航空港等高星級酒店全面開業。輕軌一號線實驗段、第二海底隧道將確保在年內動工,加快推進新機場、海西(廈門國際)低碳環保產業基地、銀鷺飲料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我市將繼續加快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壯大臨港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海洋經濟。在旅游業方面,將抓住廈深、龍廈高鐵即將通車,我市成為赴臺旅游“自由行”首批試點城市等新的機遇,進一步豐富鼓浪嶼、園博苑等景區景點的內涵;同時,做足做好“海上游”和“對臺游”兩篇文章,加快推進濱海主題公園、大型水上綜合體、海上高爾夫俱樂部、高端郵輪綜合體和游艇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拓展對臺旅游合作,努力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海峽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