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笛 通訊員 蔡倩宏) “我是農村居民,原來到企業工作并繳交社會保險,最近失業后在家里干農活,算不算靈活就業?”前天上午,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人員接聽12333熱線,就靈活就業人員認定等方面的問題,解答市民的提問。
家政維修服務 算靈活就業
來電中,很多讀者對靈活就業人員的界定還不太清楚。勞動就業管理中心相關人員說,目前靈活就業形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社區勞動組織就業。指居民個人或組織起來,參與社區的各種便民利民服務及為用人單位提供各種突擊性、臨時性勞務等,獲得一定收入和繳交社會保險,但難以建立或暫無條件建立勞動關系的一種靈活就業形式。社區勞動組織的成立,應經勞動保障部門批準。
二是用人單位的靈活就業。是指被用人單位聘用、以完成某一項工作任務為期限所從事的階段性或者短期工作,或者按照小時確立勞動關系且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時間必須分別在國家規定的日、周、月標準工作時間的50%以內,累計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年并以小時工形式出現的一種就業形式。
三是自主就業。是指勞動者個人自選項目、獨立解決工作場地、生產工具等生產經營方面的問題 ,在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的前提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由此獲得經濟來源維持生計。根據近幾年來我市實際情況,目前自主就業形式暫定為社區居民提供家政(保姆、護工、托老、托幼)、維修、配送、小餐飲服務、家庭手工業、家教且未取得工商經營執照的項目。
從事上述三種靈活就業形式的就業困難人員,就可以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 須是就業困難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的認定前提必須是就業困難人員。
目前就業困難人員對象主要有八類:男性年滿50周歲以上、女性年滿40周歲以上的城鎮居民;持《殘疾人證》的居民;享受本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城鎮居民;已參加失業保險并連續失業一年以上的農村進城務工勞動者;退養漁民和被征地人員;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二女戶中,男性年滿40周歲以上、女性年滿30周歲以上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凡符合上述條件之一且在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本市戶籍失業人員,均可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并享受相關再就業優惠政策。
目前認定工作還沒開始,具體認定時間會在媒體上通知,請讀者持續關注。
問題選登
靈活就業補貼最多三年?
問:我現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享受有關就業政策還未滿3年,新政策出臺后,我是否還可以繼續享受政策?
答:可以繼續享受到3年期滿。領了《再就業優惠證》,但是一次也沒有使用過的就業困難人員,想享受靈活就業人員優惠政策,需要重新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問:我是一名大學畢業生,已經畢業并領取《居民失業證》一年多還沒找到工作,能否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答: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條件中的“連續失業一年以上”是指已就業且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從最后一次失業登記時間開始計算超過一年。以你的情況來看,雖然辦理了《居民失業證》,但至今尚未就業過,因此還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的認定條件。
問:我們全家都沒有人在上班,是否能按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
答: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必須先經過勞動保障部門按規定程序認定后,才能申請認定就業困難人員。
問:就業困難人員經靈活就業認定并享受3年的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后,又被單位招用的,能否再享受3年的用人單位社保補貼?
答:不行。就業困難人員享受各項社保補貼、崗位補貼累計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即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和用人單位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享受期限累計相加不得超過3年。如果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時年齡距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即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45周歲、女性干部年滿50周歲)的,享受相關補貼政策可延長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