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王元暉)藍藍的天空白云飄,這樣的景象在廈門不再少見。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每個小時都會自動刷新的大屏幕上,“綠色”是惟一的色調。鼓浪嶼、洪文、湖里等幾個監(jiān)測點,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0至45之間波動,而PM2.5指數也一度保持在20以下。
國家環(huán)保部近日發(fā)布的2013年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把廈門等城市又一次推向了國人的視野。按照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海口、舟山、惠州、拉薩、福州、深圳、珠海、廈門、麗水和江門位列上半年全國“空氣較好十城市”,而邢臺、石家莊、邯鄲、保定、唐山、濟南、衡水、西安、鄭州和廊坊上半年的空氣質量則相對較差。此外,上半年,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54.8%,超標天數比例為45.2%。
記者留意到,這份排行榜,綜合考慮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六項污染物的污染情況,榜單上的74個城市均是全國第一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AQI指數)的城市。廈門已于今年元旦開始,通過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正式向公眾發(fā)布AQI指數。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廈門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去年全年,廈門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高達100%,PM2.5達標天數達97.1%。
環(huán)保部門昨日透露,繼國內少數幾個大城市之后,我市力爭在今年內建成大氣超級站,對環(huán)境空氣質量狀況進行全面監(jiān)測,同時提升對灰霾等天氣的監(jiān)測、分析、預警能力。“廈門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現階段也在積極醞釀中,該計劃一旦出臺,我市將匯集各方力量,首次對大氣污染打出“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