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微博)8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黃智敏)廈門被稱為“最愛讀書的城市”,可謂一點不過分。據統計,廈門人去年人均圖書流通量1.6冊,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導報記者從廈門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新聞宣傳協調會上了解到上述消息。
這里的圖書流通量,指的是圖書館借閱圖書,還不包括市民購買的圖書。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云麗解釋說,因為現在很多市民買書的途徑都是網購,而網購數量難以統計,單憑本地書店的銷售額來統計也不準確。
據了解,2011年5月,廈門市被確定為首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城市,下個月,文化部將組織驗收組來廈門對此項工作進行驗收考察。
去年,廈門市已實現了人均藏書量、藏書平均流通率、人均年增新書、人均到館次數等公共圖書館四項指標全面達標,也基本完成了鎮(街)綜合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動室、公共電子閱覽室與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100%覆蓋的建設任務,全市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均實行免費開放,開放時間達到標準要求。全市業余文藝團隊達到1241支,比2011年增長了43.1%,平均每個村(居)的業余文藝團隊達2.6支。
  此外,全市六個區2012年平均文化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均高于2011年。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登記在冊的文化志愿者總數超過8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