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式茶飲品牌也尋求擴張,在廈已開出近二十家店。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張海軍圖/陳立新)12月5日,奈雪的茶開了一場“飲”領者峰會,發布《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稱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將突破4000億元。
在過去的三四年里,茶飲行業的火爆和急速增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新式茶飲店的顧客排隊現象并不鮮見。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都可、答案、一點點……市場上流行的茶飲品牌大部分已進駐廈門。而在眾多外來茶飲品牌的夾擊下,廈門本土的茶飲品牌又發展得如何呢?
【挑戰】
本土知名茶飲不多外來品牌占據主要商圈
去年11月,喜茶、奈雪的茶均在萬象城開出廈門首店。一年后,喜茶在廈門擁有5家門店,奈雪的茶又開了3家門店。萬象城、中華城、SM城市廣場,兩大品牌在廈門開店的選址很接近。
喜茶相關人士預計,喜茶在廈門應該開出10家門店,覆蓋主要商圈。她說:“廈門是一個茶飲的王國,喜茶只占了市場很小的一部分。”
雖說廈門是“茶飲王國”,但想在廈門找到知名度很高的本土奶茶店并不容易。吸客功夫烏龍茶創始人陳藝龍說,年頭較長的本土知名茶飲品牌并不多,“2007年創立的大茶杯、2008年成立的快樂番薯和吸引茶飲、2009年開創的吸客,10年以上的本土茶飲品牌可能就這么多了”。
陳藝龍說,與老式茶飲品牌相比,新式茶飲的門店體驗、品牌文化和產品口感更加符合當今消費者的習慣。這類新式茶飲以特色的營銷手法在年輕消費者心里播下種子,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最終加快了新興茶飲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速度。
【現狀】
本土茶飲企業規模偏小從未進行過資本運作
規模小是廈門本土茶飲的“通病”。記者以“奶茶”為關鍵詞在“天眼查”上查詢,跳出1024家公司。雖然這并不是所有的廈門茶飲企業,但在1000多家公司里,沒有一家的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
吸客功夫烏龍茶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已在全國開出100多家門店。陳藝龍堅持輕資產運營的思路,除了廈門以外,其他城市的門店都是加盟的。進駐15個省,開出500家門店的大茶杯,其背后的廈門海涵大茶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也為100萬元。
除了規模小以外,廈門眾多茶飲品牌從未涉足資本運作,幾乎所有廈門茶飲店的股東都是個人。市場流行茶飲品牌都有資本介入,天圖投資了奈雪的茶,劉強東投資了因味茶,美亞投資了一點點,豐瑞資本投資了關茶,IDG投資了喜茶,新域資本投資了一點零五茶飲,阿里為股東的元初投資投了茶顏悅色。今年7月,據《財經》雜志報道,喜茶新一輪新融資估值達90億元。去年,奈雪的茶進行A+輪融資時估值已達60億元。
陳藝龍說,廈門本土的茶飲品牌未能引入資本的力量,也是錯失新式茶飲市場機會的一大原因。
【突破】
本土新式茶飲品牌出現老式茶飲堅持精耕細作
2018年中旬,一個全新廈門本土茶飲品牌出現。這個名為SEVEN BUS(七號線)的茶飲品牌迅速擴張,目前僅在廈門已經開出近20家門店。醒目的設計風格、簡約的產品包裝以及討好味蕾的產品,讓SEVEN BUS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與老式茶飲品牌主打加盟不同的是,SEVEN BUS的創始人甘林杰主張直營落地擴張。目前,這一品牌已在廣州、武漢、杭州、重慶、深圳等地開設公司,推進擴張腳步。
“開茶飲店需要折騰,折騰才能跟上腳步。”陳藝龍也是一個愛折騰的人。他的吸客功夫烏龍茶已是吸客系列的第八代產品了。此前,他曾經搞過吸客奶茶、吸客咖啡,甚至做過帶簡餐的復式餐飲。而在陳藝龍看來,廈門本土茶飲品牌要與外來品牌競爭,最重要的是品質和個性。他說,吸客功夫烏龍茶就主打烏龍茶系列,符合福建人的口味。精耕細作下去,將來很有前景。
【支招】
自創品牌風險更大加盟也要謹慎選擇
-吸客功夫烏龍茶門店
美團發布的《2019中國飲品行業趨勢發展報告》顯示,一線城市茶飲店數量兩年內的增長遠不及其他低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新式茶飲店比兩年前增加了138%,而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北上廣深的增幅分別是120%、96%和59%。目前一線城市茶飲門店經營趨于成熟與飽和。
開茶飲店并不容易。原來門檻低、毛利高,現在進入的投資者、機構等越來越多。無論是哪一梯隊的品牌,都會迎來市場的全面考驗,進入大浪淘沙的階段。對想要開茶飲店創業的朋友,陳藝龍建議,從創業風險的角度來看,知名品牌有品牌效應和完善鏈條,加盟比創立自有品牌風險更低,但需要慎重選擇品牌。優先選擇頭部品牌,其次選擇中低端品牌中的大品牌。此外,品質、品牌、服務也將成為奶茶店生存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