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只是個新試點,未來若能成功,廈門、廣東、重慶都可能接上。大家一定要有新思維,要從新領域突破。”
  ——財經名嘴邱曉華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劉麗英 特約記者 鄭晉培)“自貿區到底是什么,能帶來什么機會,企業該如何對接?”“自貿區的金融創新空間到底會有多大?”我市不少企業家對搶灘上海自貿區躍躍欲試。上周末,廈門總商會特意舉辦大講堂,邀請財經名嘴邱曉華深度解析上海自貿區政策。
  邱曉華說,目前自貿區最重要和實際的改變在于企業注冊資金取消底限、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工商登記改為“先照后證”等方面,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用政策,這也是自貿區吸引“搶注者”的一個主要原因。企業家們應關注自貿區在投資領域方面的開放,抓緊考量自己的產業、行業、產品能否在自貿區有個立足點。可抓緊到自貿區注冊公司,讓自己擁有一個新的平臺。
  “雖然開放是必然的,但在自貿區也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逐步開放,還是有一定約束的,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邱曉華說,無論如何,先到自貿區注冊企業,至少給自己留下一個投資的對接口,可為自己的業務如何與自貿區對接,做個新的選項。
  邱曉華說,目前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雖然已經公布,但具體細節、具體方案仍然在研究之中。自貿區只是個新試點,未來若能成功,廈門、廣東、重慶都可能接上。重慶有可能打造一個內地自貿區,廈門也可能得到機會,雖然難度很大。大家一定要有新思維,要從新領域突破。越嚴峻,越有機會,就看你是不是準備好了。“即使天上掉餡餅,你也得做好接的準備,否則就會被別人接走。”光準備還不行,還得有行動。
相關新聞:在廈浙商將抱團進駐
  記者從廈門總商會了解到,在分享上海自貿區的大蛋糕行動中,我市已有一些企業行動,有的企業已率先“搶灘”上海世貿區。
  不久前,弘信創業通過收購上海自貿區內一家融資租賃企業,參與到自貿區開發業務中來。
  廈門市浙江商會會長汪衛東也說,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鄰和產業鏈結構上的關聯,在上海設立自貿區,會對浙江的發展產生很強的輻射作用,而自貿區內允許外資、民資設立金融機構,會給浙商資本的運行創造有利條件。不少在廈浙商也正抱團籌劃到自貿區注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