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政府網訊
核心提示
經過多年的發展,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已經進入一個種類齊全,各具優勢,競相發展的新時期。今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出臺后,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如何進一步充分發揮先行先試,服務海西建設的作用,成為廈門各界有識之士的熱議話題。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昨正式成立。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特”是它的優勢,“先”是它的特色,廈門“特協”成立后,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必將進一步發揮“特”的優勢,做足“先”的文章,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壯大。
昨日,廈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以下簡稱“特協”)在廈門悅華酒店凌云閣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特協”正式成立。葉重耕副市長、市老領導陳聰輝、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詹思明局長,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各海關特殊監管區管委會、各相關協會、各大銀行、各新聞媒體的領導參加了成立大會。葉重耕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特協”的成立表示祝賀,并對“特協”的管理運作和作用發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希望。象嶼保稅區原黨工委書記胡漢丕當選首屆會長。
近年來,隨著象嶼保稅物流園區、翔安B型物流中心、海滄保稅港區被先后批準設立和投入運作,以及象嶼保稅區“區港聯動”和“三區整合”的推進和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擴建,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入一個種類齊全,各具優勢,競相發展的新時期。今年5月,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出臺后,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如何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推進區域協作,整合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先行先試,服務海西建設的作用,更加成為廈門各界有識之士的熱議話題。因此,成立“特協”的提議一經提出,立即得到政府各相關部門和特殊監管區內企業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得到全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協會的高度認同和極力支持。市政府的分管領導、各海關特殊監管區管委會和政府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以及各相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都積極參與謀劃,主動參加運作。
“特協”成立之后,將通過開展相關信息、經驗和研討文章推介交流活動;召開專題會議;承接調研課題;組織對外交流協作活動等方式,加強廈門各海關特殊監管區之間,海關特殊監管區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與臺、港、澳等境內外特殊關稅區之間的聯系、溝通、交流和協作,推動和促進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研究、功能開發、資源整合和作用發揮,推動和促進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功能向周邊地區延伸和輻射,推動和促進廈門海關特殊監管區與臺灣港區及相關企業的對接與合作,為加快海西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名詞解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賦予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聯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關為主實施封閉監管的特定經濟功能區域,具有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貿易、服務貿易等功能。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不同階段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促進加工貿易發展、提高廈門市開放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