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墨涵)這兩天,“電子競技員正式成為一門職業”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廈門許多電競玩家表示,“有‘官宣’了,終于等到這一天,不容易。”
電競員、電競運營師成為正式職業據了解,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信息。其中,包括電子競技員與電子競技運營師。據悉,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具有三個特點:一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催生高端專業技術類新職業;二是科技提升引發傳統職業變遷;三是信息化的廣泛應用衍生新職業。也許不少人都感到驚訝,“打游戲真的正式成為一種職業了?!”關于電競領域的這兩個新職位,人社部是這樣解讀的:“近幾年,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基于計算機的競技項目發展迅猛,電子競技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勢在必行。”據了解,中國的電子競技行業從2017年開始進入了爆發期。中國電競行業報告指出,2019年,電競市場規模將達138億。
業內人士:廈門電競發展有潛力華體電競下屬公司從事電競教育的周先生告訴導報記者,聽到人社部發布的這個消息,大家都很開心,因為期待了多年。目前,廈門的電競教育還是落后于其他省市的,相信未來發展前景會比較明朗些。“許多家長依然會認為愛好電競終歸是‘歧途’,即使孩子有天賦,也不敢讓孩子走這條路。顯然,他們對電競這片藍海的認知度還是普遍不夠的,難免有抵觸心理。但是現在,它確定成為一門職業,大家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周先生說。而另一位業內人士鄭先生認為,此次的“正名”,讓電競玩家的身份、職業得到官方和社會認可,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對于頂級職業俱樂部的人來說,這并沒有多大改變,畢竟薪資和待遇都是根據俱樂部的需求跟成績來決定;這個消息可能對于很多電競相關的中小型公司來說,比較振奮。廈門電競發展雖不及上海、成都等城市,但是有一定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