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加大力度引進培育龍頭企業,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黃懷)昨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在“深化改革·轉型活力”專欄“我國產業集聚區正向創新中心轉變”的新聞中,用約一分半鐘介紹了廈門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依托國家級產業集聚區的創新能力,在光電、醫藥、衛星導航等領域儲備了近30個重大項目,對全市產業升級換代具有強力拉動作用。
報道稱,從1984年國家批準建立第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來,目前我國共有各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區330多家,這些園區正在從當初的生產制造基地向創新驅動中心轉變,在新的國際競爭中發揮越來越強大的引領帶動作用。
報道說,最近,在福建廈門的兩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完成了幾項世界級的科研成果轉化。位于海滄臺商投資區的藍灣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從蝦蟹殼里提取高純度“關節潤滑劑”的技術突破。與此同時,在廈門火炬高新區,一項可能對現有光伏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技術也正在緊張調試中。這種可折疊、可印刷生產的有機太陽能光伏板,其光電轉化率提高到了近20%。
報道稱,目前在廈門,依托國家級產業集聚區的創新能力,在光電、醫藥、衛星導航等領域儲備了近30個重大項目,對全市產業升級換代具有強力拉動作用。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以抓龍頭項目、打造園區載體、營造創新環境為抓手,大力培育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旅游會展、航運物流、軟件信息等十大千億產業鏈(群)。不斷理順開發區體制機制,加快園區整合提升,更好地發揮開發區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動力引擎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大力度引進培育龍頭企業,促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提升拓展軟件園三期、生物醫藥園等七大產業功能區,規劃建設火炬同安翔安產業基地,著力推進天馬TFT二期、三安光電等30個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創新驅動,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大力培育軟件信息服務與文創、LED等6個信息消費產業集群。同時,廈門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著力打造一批產學研結合的孵化平臺,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規?;瘧茫粩嗵嵘鞘械暮诵母偁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