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 陳思親/文 常海軍/圖)島內公共自行車示范段通行后,苦苦等待的市民終于在湖里高新園區附近嘗鮮。
不過,一個月過去了,仍然有不少市民吐槽,在海滄辦的公共自行車卡,到了島內要重新交錢再辦一張卡,島內島外無法通用。
對此,導報記者昨日從市政部門獲悉,島外多地已經預留公共自行車系統空間,待島內自行車系統成熟后,將推動島內外公共自行車“一卡通”,另外,還將推動地鐵站點和公共自行車站點接駁,方便未來搭乘地鐵的市民轉換出行。
島外各區有望各成自行車系統
目前,海滄和島內湖里高新片區公共自行車系統已正式投運。導報記者從市政部門了解到,除了海滄,在集美新城區、杏林灣、園博苑、集美學村、環東海域等條件較成熟的片區,也已經預留了自行車道空間,今后待時機成熟時,島外各區將推動形成各自的公共自行車道系統。
與此同時,除了湖里高新園片區,今年內,島內金尚路以東的區域,公共自行車道也將建成并投用,因此,今年島內的計劃是,在島內東部形成比較完整的公共自行車網絡,同時,在中西部,將主要推動環筼筜湖片區自行車道的建設,爭取在今年建完。
島內外公共自行車有望聯網
對于市民比較關心的島內島外公共自行車通用問題,導報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島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還在緊張建設中,還沒有形成完整成熟的體系,目前還暫時不能島內外通行。
不過,市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目前的建設計劃,今年主要推進東部片區,到了明年,則計劃推動二期建設,包括湖里西部、湖里中部、仙岳路、廈禾路沿線、島內南部山徑、島內東部片區、環五緣灣及湖邊水庫7條公共自行車線路,共建成約200公里的自行車道,預計2到3年內,島內可以形成較為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網絡。
相關負責人稱,到那時,將會推動島內外公共自行車聯網“一卡通”。
此外,根據美麗廈門戰略規劃中打造公共綠色交通的計劃,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軌道交通,今后有望和成形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完美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