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昨日是第21個“全國助殘日”,一場以“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的慈善義演在廈門愛樂廳舉行。去年,我市積極推動將殘疾人保障融入“大民生大保障”政策框架體系,新出臺了4項政策,開展“助殘工程”,讓殘疾人感受到廈門精神文明的累累碩果,感受到人間的真情大愛。
今年我市將繼續出臺各項扶殘助殘政策,包括建立殘疾人就業援助中心、為殘疾人購買意外險、為殘疾人就業發放資金補助、建立首家殘疾兒童幼兒園、建設180個社區康復活動站、擴大殘疾人居家護理補助范圍……
本版文/本報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黃義喜
10個街(鎮)將建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
今年起,我市將選擇10個街(鎮)先行示范,設立殘疾人職業援助中心,為就業年齡段內未能實現就業的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訓練、康復訓練、文體活動和組織手工勞動、輔助性就業,并設立若干個社區日間照料站,提供日間照料,讓就業年齡段未能實現就業的殘疾人走出家門,就近參加職業各類訓練和庇護性簡易勞動,幫助他們發揮潛能、提高技能、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就業或輔助性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尊嚴地生活。
據了解,援助中心的服務內容包括職業技能評估、社會適應能力訓練、職業技能訓練、職業指導及就業咨詢、推薦就業及就業后的跟蹤服務;還有設立工場,組織簡單來料加工;體能康復訓練,文體活動;開展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
援助中心的服務對象為本轄區內的就業年齡段有勞動能力未能實現就業的各類殘疾人,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本市戶籍,持有廈門市殘聯核發的第二代《殘疾人證》,需要接受職業訓練和庇護就業服務的16-50歲(男55歲)的各類殘疾人;生活能夠基本自理有一定勞動能力,不需接送;無傳染病,無嚴重軀體性疾病(如心臟病、肝炎、癲癇等疾病);無嚴重行為障礙和騷擾行為,無攻擊、自傷行為和輕生意念;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3級(含3級)以下;精神病患者需經精神病院提供病情穩定證明和醫生評定適合在援助中心受訓。
殘疾人靈活就業可獲補助
盲人朋友用手觸摸廈門感恩廣場雕塑。
在今年“全國助殘日”期間我市推出的殘疾人就業推介專場上,市殘聯相關負責人指出,殘疾人自身的條件限制仍是當前他們就業的難點。小王右手殘疾,有一定的勞動能力,但是昨日已經是他第十幾次參加招聘會了,之前他也工作過幾次,但是往往都干不長。他說,因為工作太繁重、太復雜,他承擔不了或者是他達不到企業的要求。
工資待遇低也是昨日不少殘疾人反映的問題。小卓是皮膚燒傷屬于輕度殘疾,昨日是她第4次參加招聘會,之前她干過3份工作,可是都先后辭職了,因為待遇太低有的甚至沒有醫保社保。小卓說,有的企業歧視殘疾人,甚至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令她很受傷。
昨日記者從市殘聯獲悉,近期我市還將推出更為靈活的殘疾人就業幫扶新政策,對自主創業者、靈活就業者和養殖種植業者都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力爭達到殘疾人就業補助全覆蓋,也就是“只要肯就業,就有補助”。
據統計,目前我市在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有10030人,在城鎮實現就業的殘疾人4948人。市殘聯鼓勵在就業年齡段、有勞動力、有就業意愿的到市殘聯就業服務中心辦理求職登記或失業登記,市殘聯將盡量針對他們的需求推出相應的推介專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還將為全市所有持有《二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購買意外險,保險范圍包括燒傷、燙傷、意外交通事故、意外傷亡等。
我市首家殘疾兒童幼兒園“六一”節掛牌
記者了解到,我市將在市博愛康復中心兒童培訓部的基礎上,建立首家殘疾兒童幼兒園——“心欣幼兒園”。據介紹,心欣幼兒園是為智障、自閉、聽力語言障礙和腦癱等4類殘疾兒童進行學前康復治療和教育的特殊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不同的是,心欣幼兒園是醫、教結合的特殊幼兒園,不僅提供學前教育,更重要的是提供康復治療。工作人員由保教人員和康復醫療與訓練人員兩部分組成,其中康復醫療和訓練人員包括康復醫師、治療師、咨詢師等。除了配有普通幼兒園教育用房外,心欣幼兒園還將配有康復治療和訓練用房。幼兒園將于今年“六一”兒童節正式掛牌成立,作為送給廣大殘疾兒童的節日禮物,并力爭明年建成新園舍。
180個社區康復活動站年底前建成
廈門市特需兒童援助中心的老師悉心照顧孩子。
今年全市康復工作的重點是依托社區康復網絡,全面開展社區康復服務,對殘疾人進行康復需求篩查、建檔,分期分批組織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今年,全市社區康復室將完成1500人的康復訓練任務,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實現;制定“社區殘疾人康復活動站管理辦法”,完成180個社區康復活動站建設;重視社區康復機構和康復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加強質量管理;加強社區康復醫生和康復協調員培訓,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目前,江頭、筼筜、杏濱等3個街道、社區衛生醫療中心康復室作為試點,得到了轄區殘疾人的認可與好評。以市博愛康復中心和各大醫院康復科為龍頭、38家街道(鎮)衛生(醫療)服務中心康復室為骨干、社區(村)居委會康復活動站為基礎、社會康復機構為輔助的全市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
今年我市還將研究制定扶持民辦康復機構的政策,有效發掘社會資源,為殘疾人康復提供更多的空間、更高質量的服務,推動殘疾人康復服務社會化。實施殘聯康復醫院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功能、改善環境,使之成為我市殘疾人康復的示范窗口。充分利用火燒嶼中華白海豚養護繁殖基地資源,建設“啟智樂園”,讓殘疾兒童與海豚、大自然親密接觸,改善身心健康,開展殘疾兒童輔助康復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