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白若雪 通訊員 肖雨) 2019年,既是減稅降費年,又是新稅務機構完成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后開局起步之年。一年來,廈門市稅收營商環境有什么新提升?納稅人辦稅體驗有哪些新變化?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稅務工作會議獲悉,2019年廈門稅務落實減稅降費釋紅利,1月-11月累計新增減稅163.97億元,執法更優辦稅更便捷,納稅滿意度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組織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納稅營商指標成績突出,相關經驗獲全國推廣。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廈門稅務以“一二二五”稅收營商環境建設工程為抓手,全面推行“三項制度”,率先推出微信版稅收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記錄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99%納稅申報業務、95%其他涉稅事項全程網上辦,納稅人排隊等候時間減少四成,稅務注銷時間壓縮到平均時限僅2.5天,全國率先推出“涉稅文書電子送達”;全國首推手機端“全線上銀稅互動平臺”,獲評福建自貿區最佳創新舉措,3項措施被省自貿辦評為全國首創,推出支持民營企業、“三高”企業和大企業個性化服務一攬子實打實幫扶舉措。2019年10月受邀參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作典型經驗介紹,創新稅收營商環境“廈門實踐”,走出廈門,走向全國。
聚焦“納稅人所盼”,發力“納稅人所向”。過去的一年,廈門稅務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助推減稅降費落實落細。該局建立減稅降費“一竿子”到底的指揮運轉體系,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全市37萬戶小微企業和近11萬戶一般納稅人的4輪全覆蓋培訓,1月-11月累計新增減稅163.97億元。同時將“減好稅”與“收好稅”并重,堅持依法征稅、綜合施策,全年組織稅費收入1538.8億元。
2020年稅務工作將有哪些新看點?廈門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曙東告訴記者,下一步,廈門稅務部門將圍繞服務廈門經濟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再力推一系列實打實舉措,年底前辦稅事項減少20%、報送資料減少30%,按照穩中求進總要求,依法依規組織稅費收入,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圍繞全市爭先進位、落實趕超的目標,我們將結合全市經濟工作會提出的重點工作,組成各稅收專題協調小組,組建高素質、專業化稅收服務團隊,進一步對標一流、查找短板,優化招商服務、政策服務、定制服務,打造廈門稅務品牌,為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