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 從廈門市水文局獲悉,廈門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去年年底獲省水利廳批復成立試運行,下周將正式揭牌投用,廈門本市水體的水質監測將更加及時、更加準確,并進一步確保全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和市民飲水安全。
今后,該中心還將逐步把海水、污水等各種水體都納入監測范疇,萬一出現水質污染,監測系統將自動發出預警。
  取樣檢測都在廈門完成
  廈門市水文局局長蔡偉興介紹,由于場地和人員等因素,廈門市水利系統一直未能設立水環境監測中心。直到去年,廈門水體的水質監測,還得在取樣后送到漳州市水環境監測中心去檢測,費時費力。由于運送時間較長,樣本水質會發生變化,也會影響到檢測結果。
在省水利廳和廈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廈門市積極籌建自己的水環境監測中心。去年年底,中心獲得省水利廳批復成立,掛“廈門市水環境監測中心”、“福建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廈門分中心”兩塊牌子,地址在汀溪水庫管理處,依托汀溪水文站,新建了一座兩層小樓作為工作用房,目前已試運行。
有了自己的水環境監測中心,廈門水質監測的效率和應急能力大大提高。除了監測中心內一流的技術設備外,還有全省唯一一臺水文移動監測車,當出現突發事件時,可迅速到達現場,在車內完成水質檢測,并即時聯網上傳數據。
  監測范圍將涵蓋海水地下水
  新成立的水環境監測中心,將對廈門全市主要河流、水源地、水庫、地下水的水質狀況進行監測。
目前,廈門全市共有32個水質監測站點。監測中心可對水體樣品進行29項指標的監測評價,水源地一個月監測一次,河流一季度監測一次。和過去相比,監測的時效性大為提高。
目前的監測對象,還僅限于淡水,下一步,將覆蓋到全市地下水的監測,已經規劃新建20個地下水監測站點。
今后,該中心還將逐步把海水、污水等各種水體都納入監測范疇,監測指標也將從現在的29項增加到300多項,萬一出現水質污染,監測系統將自動發出預警。
  據透露,在兩三年內,該中心要投入2000萬元的設備,建設2500平方米的工作場所,引進一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監測數據,讓市民喝水更放心。